【发布会实录】濉溪县2024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30日(星期一)上午8:30
二、发布地点
濉溪县生态环境分局五楼会议室
三、发布单位
濉溪县生态环境分局
四、发布主题
濉溪县2024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五、参加人员
祖 峰 濉溪县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
卓琦斐 濉溪县生态环境分局总工程师
李咏健 濉溪县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
蒋兴田 濉溪生态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
六、主持人
祖 峰 濉溪县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
七、新闻媒体
淮北市传媒中心、濉溪新闻网、濉溪县融媒体中心
八、发布内容
1、濉溪县生态环境分局总工卓琦斐介绍濉溪县2024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2、媒体记者就濉溪县水环境质量现状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提问
主持人(祖 峰):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向大家介绍濉溪县2024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新闻媒体有:淮北市传媒中心、濉溪新闻网、濉溪县融媒体中心,欢迎各位媒体朋友们的到来。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濉溪县生态环境分局各部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碧水保卫战向纵深推进,全县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环境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下面请濉溪县生态环境分局总工卓琦斐介绍濉溪县2024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卓琦斐: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濉溪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我县2024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我县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一是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根据前期省生态环境厅遥感推送疑似入河排污口清单,结合现场踏勘,全县共排查出入河排污口224个,其中20个劣Ⅴ类需要治理,目前已按照序时进度完成70%的整治任务(16条)。二是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濉溪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提标改造,预计明年2月份能正式运行,濉溪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提标改造扩建,预计明年3月份能正式运行,届时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将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的排放限值提升到安徽省地方标准《巢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4/2710-2016)表2中序号1的排放限制。三是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定期对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巡查监测工作,每半年对城市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进行检测,每季度对11个“千吨万人”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四是加大排查溯源问题整改力度。定期巡河,每月对全县主要河流(萧濉新河、沱河、浍河、澥河、王引河)出入境断面及36条支沟支流进行手工检测,每季度对全县已治理好的14条农村黑臭水体和镇驻地污水处理厂(站)进出口水质进行巡查并开展监测。严格落实《淮北市地表水水质考核管理办法》,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治,今年以来,累计下发交办事项50余件,已全部整改完毕。五是畅通联防联控机制。我县同永城市、涡阳县、埇桥区、蒙城县上下游县区均已签订跨县流域联防联控工作协议,完善联合巡河、联合监测、联合执法、信息通报等机制。会商处置治理难题,今年以来累计召开联防联控工作会议4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3个。六是开展水生态治理修复。积极申报淮河流域沱河(濉溪县段)水环境综合治理、沱河干支流水质保护与生态修复及澥河流域水环境生态修复3个项目,计划争取中央资金约2亿元。
全县共3个国控断面,目前优良断面2个,分别为浍河东坪集和澥河李大桥闸,二污尾水已改道,沱河后常桥断面水质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城市集中式及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圆满完成11个村农村环境整治和15个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成功申报2024年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争取到20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全县53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我县王冲孜村刘楼沟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在全省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会上被推广学习。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学习领会、贯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推进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县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我就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祖 峰):
刚才,听取了卓总工详细介绍了我县2024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下面,欢迎各位记者朋友们提问。
1.记者(淮北市传媒中心):根据卓总工的介绍,我们对濉溪县水环境质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全省要在2026年前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请问我县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现在进展到了哪一步?
李咏健:
根据前期省生态环境厅遥感推送疑似黑臭水体清单,结合我县现场核查,全县共有53条农村黑臭水体需要治理。今年我县顺利通过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竞争性评审,获得200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将用于开展这53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治理项目实施期限为2年(2024年至2025年)。6月6日和6月11日,县委、县政府分别召开投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对黑臭水体治理任务进行分工,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负责全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业务指导、监督和后期验收;县水务局负责项目的统一勘察设计、招投标和项目建设实施。9月20日下午,县水务局牵头项目初步设计完成招投标,12月17-18日施工标开标,项目采取“评定分离”方式,待定标结束后中标方可进场施工,预计2025年年底前完成全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2.记者(濉溪新闻网):近些年,沱河流域水质虽然有所好转,但还是达不到Ⅲ类考核目标,请问,此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改善沱河水质我们目前做了哪些工作?
卓琦斐:
沱河水质不达标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上游永城来水水质较差,永城执行的是Ⅳ类水标准,到我们这执行Ⅲ类水,特别是汛期时永城来水Ⅴ类甚至劣Ⅴ类。二是濉溪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每天约6万方尾水排入。为改善沱河水质,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濉溪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扩建。项目已于2023年11月开工,预计2024年12月竣工,2025年3月调试运营结束后正常投入商业运行。目前,扩建4万吨深度处理已通水调试,1.5万吨化工废水预处理已通水调试,6万吨提标改造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95%。
二是完成了濉溪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改道。改道前尾水进入巴河后,通过濉临沟、余楼沟进入沱河,影响沱河水质。改道后尾水沿着濉临沟-戚家沟-杨柳大沟路线进浍河。
三是积极建立协调联动工作长效机制。我县与河南省永城市于2024年12月11日签订了《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进一步强化沱河流域各类污染源的治理与监管。
四是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重点打击私设暗管或利用渗井、渗坑排放、倾倒含有毒有害污染物废水、含病原体废水、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未批先建的项目,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记者(濉溪县融媒体中心):刚刚听卓总工提到濉溪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濉溪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扩建后尾水水质将从“一级A”的排放限值提升到“新标准”排放限值,请问,“一级A”到“新标准”的提升分别是哪些指标的提升,具体有什么区别?
蒋兴田:
指标提升方面:1.化学需氧量(CODcr):“一级A”标准限制要求50mg/l以下,而“新标准”限值为40mg/l以下。2.氨氮(NH3-N):“一级A”标准限制要求5(8)mg/l以下,而“新标准”限值为2(3)mg/l以下。3.总磷(TP):“一级A”标准限制要求0.5mg/l以下,而“新标准”限值为0.3mg/l以下。4.总氮(TN):“一级A”标准限制要求15mg/l以下,而“新标准”限值为10(12)mg/l以下。
主要区别为上述指标的限值降低,意味着对出水水质要求更严格了,能更好的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浓度,维持地表水水体生态健康,保障水生态系统功能。
主持人(祖 峰):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听了各位同志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濉溪县水环境质量状况及水污染防治情况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活环境,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更是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期盼。在此,也请媒体朋友们能够利用媒体的资源,更多更好地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讲好环保故事,普及环保知识,倡导低碳理念,齐心协力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进行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