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00号提案的答复
李俊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濉溪古琴人才培养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为进一步促进濉溪古琴底蕴的传承发扬,积极争创“古琴之乡”,打造濉溪古琴名片,助力濉溪文化强县。我局根据工作职责,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积极推动濉溪古琴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建立队伍网络。通过精心培育和遴选试点等方式,在古琴人才队伍的建设上,逐步形成了县文化馆、濉溪县实验小学、濉溪古睢书院和开发区民间培训机构等4股古琴培训中坚力量。目前,全县从事古琴演奏的老师有2人,共培训学员60余人。县教育局以濉溪县实验小学、濉溪县第一实验学校为试点学校,各遴选100名学生筹备古琴培训班,重点打造2所古琴特色学校。县文化馆举办古琴演奏技能培训,安排古琴专业委员会40人参加培训,邀请古琴名家郭怀瑾老师讲学授课,共培训人数560人次。2024年暑假,濉溪县文化馆、第一实验学校开设古琴特色班,面向社会广大招生。这些人才的培育为“古琴之乡”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古琴教育。成立濉溪县音乐舞蹈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明确专委会成员,具体推进濉溪古琴文化发展、古琴创作演奏、培训推广等各项工作,为加快濉溪古琴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障。鼓励本地学校、培训机构开设古琴课程,培养年轻一代古琴演奏人才。县教育局邀请国内外知名古琴演奏家、学者交流和教学,特聘北京音乐家协会古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郭怀瑾、淮北市古琴协会会长刘恒炜为濉溪古琴培训导师,提高古琴教学水平。县文化馆为古琴学员搭建学习成长平台,举办公益性古琴体验班,积极组织古琴学员参加古琴相关考级、比赛、演出活动。根据县级古琴考级激励机制和标准,在考级通过后财政报销考级费用,较高级别及在国家级赛事获奖的给予本人一次性现金奖励。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增加古琴人才“软实力”,培养一支古琴专业高技能人才队伍,不但在高技能人才培育上寻求突破,也要利用多种途径加速培训中青年艺术骨干、中高级斫琴师和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古琴文化传承发展的综合职业技能人才,为产业做大、做优、做久,形成人才队伍需求的立体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