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濉溪县文化旅游体育局(濉溪县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发布时间:2024-12-31 14:59文字大小:[    ]背景色:       

李俊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建古琴之乡 打造文化名片”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古琴之乡”打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建设“古琴之乡”为目标定位,推深做实“以琴会友、以琴育人、以琴促产”三篇文章,古琴之乡创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一、突出政府主导,有序推进创建工作。濉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古琴之乡”创建工作,县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各相关部门协调推进,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一致的创建工作格局。成立“古琴之乡”打造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沟通联络机制,有力推动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搜集嵇康相关历史典故17则,诗歌作品54首,成语故事29个。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濉溪古琴文化探源工作,整理形成《濉水流觞·濉溪古琴文化研究文集》5册。开展《广陵散》、《梅花三弄》、《高山流水》等古曲整理和琴学研讨,助力濉溪古琴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二、坚持育才聚才,夯实古琴发展人才支撑。通过精心培育和遴选试点等方式,在古琴人才队伍的建设上,逐步形成了县文化馆、濉溪县实验小学、濉溪古睢书院和开发区民间培训机构等4股古琴培训中坚力量。县教育局邀请国内外知名古琴演奏家、学者交流和教学,提高古琴教学水平。县文化馆为古琴学员搭建学习成长平台,举办公益性古琴体验班,积极组织古琴学员参加古琴相关考级、比赛、演出活动。根据县级古琴考级激励机制和标准,在考级通过后财政报销考级费用,较高级别及在国家级赛事获奖的给予本人一次性现金奖励。

三、搭建发展平台,古琴艺术品牌越打越响。严格按照高标准设计建设嵇康琴馆建设,打造古琴培训、考级、制作、展览、开展活动五项功能为一体的古琴文化集聚地,逐步打响“嵇康琴馆”文化品牌。推送有关古琴宣传及活动的稿件80余篇,创作短视频2部,策划拍摄了《琴者》宣传片。在县融媒体中心举办“淮北琴怀”古琴雅集、“濉溪琴怀”新年音乐会。2024年4月23日,濉溪县教育系统开展“书香校园 琴韵濉溪”文艺展演活动。6月17日—20日,濉溪县在嵇康琴馆隆重举办首届嵇康艺术节,开展了2024 淮北嵇康古琴艺术展演暨明《西麓堂琴统》全国打谱会、嵇康杯全国古琴展演、音乐剧《运河琴缘》演出、古琴今曲音乐会等活动。

四、坚持多措并举,切实保障创建工作成效。组织实地勘察摸排、评审论证,引入古琴、古乐等元素,对濉溪镇辖区7条路巷的命名为嵇康路、号钟巷、绿绮巷、绕梁巷、琴赋路、琴赞路、琴道巷,推动古琴文化标识融入城乡建设。丰富宣传形式,推动“古琴之乡”公益宣传全覆盖。全县160余个公交站台和340余辆公交车张贴宣传海报,341辆公交车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营造出全城创建、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县已开展各类宣传500余次,接受宣传主体6000余人,不断提升古琴文化活动的知晓度、参与度、影响度。

五、加大资源整合,培育古琴产业体系。一是优化资金保障,通过在租金、水电等方面予以补贴,吸引古琴培训机构(个人)入驻嵇康琴馆。截至目前,安排专项资金27万元,保障创建“古琴之乡”资金需要。在濉溪古城公司管理的基础上,聘请馆长,引入专业队伍运营。建设古琴制作、培训、演艺、文创等衍生产业,与淮师大开展战略合作,挖掘、利用淮北和濉溪文化,研制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形成研学、非遗文创融合发展的文旅业态。

下一步将挖掘运用濉溪古琴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古琴文化新高地,不断增进人民文化福祉。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濉溪县古琴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丰富古琴展演活动。举办古琴演出、培训和考级活动,为推进创建工作积蓄更多的人才支撑和队伍保障。三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不断提升宣传广度和深度,营造“古琴之乡”的良好宣传氛围。四是推进古琴产业发展。培育和发展古琴制作、培训、演艺、文创等衍生产业,与旅游产业充分结合,加强市场化运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