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濉溪县“优化公安政务服务助力营商环境建设”新闻发布会实录

来源:濉溪县公安局发布时间:2025-04-24 09:13文字大小:[    ]背景色:       


一、时间

2025423日上午900

二、地点

濉溪县公安局三楼视频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

(一)濉溪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庆九,行政许可室主任祁克顺、森林警察大队教导员徐智莉,指挥中心、宣传、刑侦、治安、督察、法制、出入境、森林、网安等警种部门一名负责同志,行政许可室、宣传科无紧急任务的民警、辅警;

(二)媒体记者。

四、议程

主持人:宣传科副科长 周闽燕

(一)周庆九同志汇报全县公安机关助力营商环境工作基本情况;

(二)媒体记者提问。

 

濉溪县公安局助力营商环境工作基本情况

濉溪县公安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主动将公安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不断深化公安“大服务”格局建设,提优升级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系列举措,全方位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优化便民利企举措,深化政务服务管理改革。一是集约化窗口整合。县公安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本着便民利企的原则,持续推进公安窗口服务集成建设,积极争取场地、设备等资源配备,主动融入镇便民服务中心。目前,全县10个派出所综合窗口已进驻县(镇)政务(便民)服务中心。积极实施“一窗通办”标准体系,赋权通办服务事项30余项,涉及治安、户政、车驾管等高频事项。加快推动公安交管政务服务集中进驻南坪派出所,方便我县南部居民办理交管业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公安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确保群众“只进一次门,办成所有事”。二是精准服务机制,构建全流程导办体系。等候区安排流动导办员预审材料,窗口区配备专业导办员协助填表。配置“值日警官”在大厅不间断巡逻,处理群众疑难问题,日均解决复杂事项20余件。针对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累计服务50人次。推行“延时服务”“错时服务”,节假日实行“不打烊”服务,高频业务开通节假日办件窗口,今年已办理450余件。三是优化政务服务,找准民生“小切口”。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制度创新,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证明多、出具难、多头跑”等难点、堵点问题,将“无证明办事”工作作为“民有所呼、警必回应”的具体行动,依托“警政通·畅优办”“警民通·马上办”系统,“开通平台权限+安装摄像头”即可直接使用,目前已授权全局窗口民警应用,为500余人提供“无证明”服务。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全面推广,积极推行轻微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累计快处2000余起轻微交通事故。县车管所对企业一次有10辆车以上办证需求的,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减少企业排队等候办理时间。落实户口迁移、开具户籍类证明、新生儿入户等高频户政业务“跨省通办”,全面实施居民身份证业务“全国通办”。2024年以来,在“跨省通办”业务中,累计办理户口迁移4230笔、开具户籍类证明1.9万件,办理跨省申领居民身份证638件,为群众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202412月,在试点户籍业务全县通办的基础上,7大类34项户籍业务实现全市通办,已办理2000余件。开通“出生入户一件事”“车辆报废一件事”等“高效办成一件事”,统筹推进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通过“出生入户一件事”办理234件,“车辆报废一件事”办理228件,实现“极简审批”“极速办理”“极致体验”。提早谋划、多措并举应对二代身份证“换证潮”,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此做法受到县委副书记、县长孙进的批示肯定:“做法很好”。

二、强化法治护商保障,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一是健全涉企执法过程监督机制。成立案件受立案中心,完善全量接警、精准分流、系统督导等举措,统一涉企警情定性、受案标准和释法说理。二是健全异地办案协作审查机制。明确异地办案协作“办案手续不规范不受理、案件定性存疑不受理、有逐利性选择性执法倾向不受理”的审核标准,完善事前“双向告知”、事中监督指导、事后复核纠误等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三是健全涉案财物闭环管理机制。紧盯涉案财物查封、扣押、冻结和保管、处置等重点环节,细化“阳光冻结”“精准冻结”等制度,实时监测涉案财物“接收、入库、保管、处置”轨迹,实现全流程监督预警、闭环式风险管控。四是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全面审核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没有一起案件被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纠错、撤销;在保安服务、旅馆业、民爆物品使用行业等领域推行“无事不扰”综合监管、信用监管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效降低检查频次、提升监管效能。

三、以“警心”换“企兴”,全力护航高质量发展。一是亲商有为。县公安局坚持“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持续开展“益企濉行”为企服务,建立公安局领导常态到企业座谈问需机制,在企业密集的园区建立为企服务警务室,点对点为企业提供咨询求助、举报投诉、纠纷调处服务;二是安商有策。主动为企业送法上门,召开企业座谈会,提高企业抵御法律风险的能力。常态化和投促中心、经开区管委会、市场、烟草、农业农村局及规上企业等加强信息沟通,共同探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途径和举措,建立全县知识产权重点企业保护名册26家。稳妥有序推行“轻微不罚”执法模式,落实入企检查制度,依法依规细化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予行政强制措施46项情形,作出不予处罚440余件。三是护商有力。以“打击+维权”执法机制、“培训+咨询”服务机制、“宣传+预警”防范机制组成“三+”护企助企工作机制。开展网络“警盾护企”行动,筑牢企业风险“防火墙”。加强对重点联网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今年对开发区18家企业单位网站存在暗链的安全漏洞隐患进行预警通报,并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助力企业外防侵害、内防风险。严打知识产权犯罪,进一步强化警企在数据共享、风险提示、信息通报、会商研判等方面的合作,对企业转递的线索第一时间派人盯案,并在价值认定、侦查取证和警力配备等方面优先安排,实现立案即侦、快侦快破。近期破获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件,从立案到3名山东籍嫌疑人归案仅用一周时间,得到受害方安徽某电源有限公司的高度赞扬。企业负责人专程到县局送来锦旗,上面印着“雷霆行动安民企 保驾护航促发展”表示对县公安局和森林警察大队的感谢。今年以来共立涉企案件11起,采取强措17人,其中报捕7人,挽回损失100余万元。

 

答记者问


(淮北市传媒中心)记者提问:2005年起,濉溪县开始换发二代身份证,今年20年期满换证,公安局有无采取相应举措应对“换证潮”?

(县公安局行政许可室主任 祁克顺)答:20056月,濉溪县试点办理首张二代身份证,今年全县3.63万群众需到期换证。濉溪公安提前谋划,已办理换证5100余人次。 一是“网上+网下”宣传。通过“两微一抖”发布换证提醒,线下张贴通告、入户走访,引导群众错峰办理。二是“线上+自助”服务。依托“皖事通APP”预约、“皖美拍”线上申请,无人智慧警局提供自助换证,已服务500余人次。三是“错峰+延时”办理。政务服务大厅及10个镇派出所实行节假日“不打烊”,公布服务表并广泛宣传。四是“上门+容缺”便民。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办证,对材料不全的实行容缺办理,已上门服务20余人次。 濉溪公安将持续优化服务,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濉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户政业务实行全县通办以来效果如何?

(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周庆九)答:202451日起,在濉溪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试行全县户政业务通办,121日起,在试点户政全县(区)通办的基础上,7大类34项户籍业务实现全市通办,全市各级公安户政服务窗口统一办理程序、统一规范标准、统一档案管理。群众本着“就近自愿”的原则,可以选择全市任一公安户政服务窗口申办户籍业务,我县已办理户政通办业务2000余件,极大减少群众来回跑的现象,受到群众交口称赞。

 

(濉溪新闻网)记者提问:今年,县公安局在打击环食药知领域违法犯罪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教导员 徐智莉)答:濉溪县公安局多措并举强化环食药知领域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定期深入包保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在专利申请、知识产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搭建警企沟通桥梁。二是深化行刑衔接,联合市场监管、烟草、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送法上门服务,召开警企座谈会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全县知识产权重点企业保护名册26家。三是创新宣传方式,在"3.15"期间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联合多部门公开销毁假冒伪劣卷烟1900余条、烟叶2300公斤等涉案物品,并在城区核心地段开展普法宣传,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四是健全警企合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知识产权保护难题,对涉企案件实行优先侦办、快侦快破,强化多警种合成作战。今年以来,已立案侦办环食药知领域刑事案件4起,采取强制措施10人,有力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