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濉溪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闻发布会实录

来源:濉溪县公安局发布时间:2025-07-14 15:15文字大小:[    ]背景色:       


一、时间

2025714日上午900

二、地点

濉溪县公安局三楼视频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

(一)濉溪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庆九,刑侦大队大队长许存东督察、指挥中心、人事、离退休、宣传、治安、交警、刑侦、经侦、法制、出入境、网安、行政许可室、森林警察大队等警种部门一名分管负责同志,以及宣传科、刑侦大队无紧急任务的民警、辅警;

(二)媒体记者。

四、议程

主持人:县公安局宣传科副科长  周闽燕 

(一)周庆九同志汇报全县公安机关2025年上半年开展打击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工作的基本情况;

(二)媒体记者提问;

(三)资金返还仪式及受害群众代表赠送锦旗。


 

全县公安机关2025年上半年开展打击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工作的基本情况

 

2025年,濉溪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持“机制引领、模式创新、系统发力”,深入推进“四专两合力”建设,体系化推进打击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电诈发案增幅呈现下降态势。2025年以来,电诈警情同比下降15.29%,打击质效稳步提升。

一、坚持高位推动部署,构建反诈格局。2025年,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反诈工作上升到县委层面牵头推动,着力构建“党政领导、综治主导、行业主责、公安主打、社会参与”全社会反诈工作格局。一是高位谋篇布局。今年濉溪县“131”机制在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参照国务院、省机制和我县工作实际需要,新增4家单位,调整后县“131”机制由43家成员单位组成,县公安局为牵头单位。县“131”协调机制先后于20251月份、4月份、6月份召开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会议,通报我县反电诈工作形势短板,谋划工作方向,部署推进措施。二是强化多警联动。县反诈中心强化值班值守,坚持7×24小时值班预警,对部省市下发的预警线索,联合情指中心、合成作战中心、基层派出所采取电话联系、上门劝阻等方法,高质量落地落实。三是强化预警劝阻。协同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健全完善短信预警提醒+人工重点干预劝阻模式,与犯罪分子抢时间、争主动,不断提升预警劝阻成功率。

二、聚焦高发类案和黑灰产犯罪,全链条打击战果显著。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持续保持主动进攻、严打高压态势,全力打击重大电诈刑事案件和黑灰产,坚决铲除电诈滋生土壤。一是保持高压态势,打击质效持续提升。2025年至今,全县共抓获电诈类犯罪嫌疑人189人,破获本地电诈案件51起,移送起诉诈骗及关联犯罪嫌疑人52人,圆满完成公安部交办的接返审查打处任务,共接返境外嫌疑人22名。二是部门联动,资金返还效率持续提高。坚持全天候值班,明确专班负责一级卡打击、资金返还工作,及时梳理涉案账户资金流水,冻结涉案账户,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追缴涉诈资金。通过线上止付、线下追赃为群众企业返还损失350.38万元三是链条打击综合治理,黑灰产土壤得到持续铲除。反诈中心建立快速联动工作机制,不断挤压开贩“两卡”等黑灰产业生存空间。核查“两卡”线索182条,打处81人,其中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2人,行政处罚69,打掉“手机口”诈骗团伙1个,缴获VOIPGOIP等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设备2台。

三、做实宣传防范,深化全民反诈。牢固树牢以防为先理念,推动反诈宣防大水漫灌”“精准滴灌相结合,筑牢全民反诈防范屏障。一是开展活动集中宣传。先后开展了百日润心”“九个一反诈集中宣传系列活动,反诈宣传“明瞳行动·网格无诈”(擦亮眼睛识电诈)活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等集中宣传活动,有效扩大了覆盖面,提升了群众知晓率。二是拓展维度全面宣传。依托公共场所电子屏、沿街店面电子屏、社区便民公示栏、农村墙面等载体,高频次、多渠道发布各类标语、提示等防诈反诈信息,不断提升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通过三大通讯运营商、公安双微和多媒体,定期发布预警信息;通过乡镇露天流动影院、农村墙体标语、“村居大喇叭”、案例宣传、进企业高校法制讲座等推动典型宣防。三是靶向发力精准宣防。对报案人进行逐一回访,梳理分析受害人群体特征,重点针对在校学生、企业财会人员等高危群体通过反电诈宣传队、签订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承诺书等形式开展定向宣传,做实宣传心防防线。四是丰富手段创新宣传。在全省首创“反诈流动露天影院”,受众数十万人,取得了良好效果。创新“警察小卖部”,以警察卡通形象、反诈纪念品吸引群众关注濉溪警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了解传播反诈知识。

各位媒体朋友们,虽然防范力度和宣传力度都在不断加强,但是从整体防范整治成效来看,我县电信网络诈骗的发案态势和群众受损金额增长态势还未得到彻底扭转,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的出现,新的诈骗手法将会不断翻新、升级、演变,我县反电诈斗争任重道远。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反电诈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一刻也不容懈怠。无论是强化打击、坚决遏制电诈犯罪,还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反电诈宣传,都需要不断创新治理思路与方法。与此同时,也需要创新治本之策,引导广大群众擦亮眼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着力营造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良好风气,努力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违法犯罪的土壤,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在此,我们恳请人民群众一如既往地关爱濉溪公安队伍、关心支持反电诈事业,对我们的不足多包容、多谅解,对我们的困难多呼吁、多支持,对我们的成绩多鼓励、多宣传。重任在肩,使命在前。在新的起点上,濉溪公安机关将继续铿锵前行,用初心和使命作注脚,书写构建警民和谐新篇章。谢谢各位媒体朋友!

 

    

答记者问

 

(淮北市传媒中心)记者提问:近期我县有哪些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类型?能否向大家做一下防范提醒?

(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许存东)答: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侵财类的主流犯罪,在全国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犯罪分子的诈骗方式和手法也在不断变异升级。下面通报近期多发的电诈类型,请广大群众重点防范。一是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诈骗分子以宣称有内幕、有资源、掌握平台漏洞等方式引导受害人进行虚假网络投资。二是刷单返利类诈骗。诈骗分子以在家“动动手指就能挣钱”诱骗受害人下载虚假APP进行资金注入,随后以“操作异常”“无法提现”保证金”“解冻费”等种种理由让你不停地加大资金投入。

当前全国出现了新型诈骗手段及取现方式,借此机会,向大家进行防范提醒。一是屏幕共享。此类骗局中,诈骗分子通常以关闭扣费服务,先让受害人下载具有会议功能的APP,以屏幕共享的方式诱骗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密码。二是异地投送。诈骗分子在成功获取受害人信任后,会诱导受害人取现或购买黄金,打包成纸箱包装,再让受害人联系网约车、出租车、货拉拉等交通工具运往指定地点。

诈骗方式及手法在不断变化升级,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多了解公安机关发布的反诈防骗知识,增强防骗意识,守好我们的“钱袋子”。特别是在我们公安民警上门劝阻时,意味着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请务必配合。如有异常情况,请及时拨打96110110或者到就近公安机关进行咨询,避免上当受骗。谢谢!

 

(濉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全国正在开展“断卡”行动,非法买卖电话卡、银行卡会面临哪些惩戒限制措施,群众应该如何防范和避免参与涉“两卡”犯罪?

(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庆九):正如记者提到的,全国正在深入开展“断卡”行动,我县也取得了显著战果成效。非法买卖电话卡的不良信用通信用户,将会面临“5年内停止办理各类新入网业务,除保留一个手机或固定电话号码外停止其他一切业务”的限制措施;非法买卖银行卡的不良信用金融用户,将会面临“5年内暂停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和支付账户所有业务,不得开立新账户”的惩戒措施。非法买卖电话卡、银行卡还有可能触犯刑法,涉嫌诈骗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罪名。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在提高防范意识和守法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的同时,切勿贪图小利、心存侥幸,参与、组织非法租售、买卖“两卡”等违法犯罪活动,也鼓励群众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涉“两卡”违法犯罪线索,共同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形成依法严打的良好社会氛围。

 

(濉溪新闻网)记者提问:受害人被骗报警,需要提供些什么?

(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许存东):当发现被骗后,一定不要慌张,更不要心存侥幸、轻信骗子会把钱款退还给你的谎言,避免再被骗,遭受更大损失。一定要果断、冷静,及时拨打110报警。在报警前要迅速梳理准备好以下相关信息,以便公安机关能准确、快速开展工作。

一是嫌疑人使用的手机号码、QQ号码、微信号、其他社交工具名称和账号;嫌疑人接收转账的(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等)账号卡号、归属行、户名;

二是受害人身份信息,受害人与嫌疑人进行联系使用的手机号码、QQ号码、微信号(微信号不是手机号,请注意区分)、其他社交工具名称和账号;受害人下载注册使用的APP名称、点击登录的网址链接;受害人转账使用的账号类型(支付宝、微信、云闪付、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及其对应的账号卡号、归属行、户名、转账时间、转账金额。


(淮北市传媒中心)记者提问:诈骗分子不断翻新手法,群众如何有效防范?

(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庆九):提醒公众牢记“三不”原则。一是不轻信:警惕“高额回报”“安全账户”等话术,勿点陌生连接;二是不透露:绝不泄露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三是不转账:大额转账前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