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濉溪县2025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会

一、发布时间
2025年9月23日
二、发布地点
县农业农村局三楼会议室
三、发布单位
濉溪县农业农村局
四、发布主题
濉溪县2025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五、参加人员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刘高,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股负责人。
六、主 持 人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刘高
七、新闻媒体
淮北市传媒中心、濉溪县融媒体中心、濉溪新闻网
八、发布内容
1.局党组成员、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刘高介绍2025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2.新闻媒体就2025年濉溪县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提问。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发布会,主题是濉溪县2025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今天出席发布会的同志有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刘高,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股负责人。应邀参加发布会的新闻媒体有:淮北市传媒中心、濉溪县融媒体中心、濉溪新闻网,欢迎各位的到来。
首先,请濉溪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刘高向大家简单介绍2025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今年我县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拟开展6个部分33项重点工作。
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包括加强耕地保护与提升、提升保障粮食和油料作物供应能力、强化农产品贸易与市场监管、推动全链条节粮减损、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5条内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分别不低于205.24万亩和188.67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40万亩以上,产量126万吨以上。加强县镇村三级商业网络建设,推进中瑞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项目建设。推动全链条节粮减损,建设烘干中心1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2.4%。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包括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建立分类帮扶制度、加强脱贫攻坚投入形成资产管护用力度3条内容。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及时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纳入帮扶,全面推广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统筹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贫致贫对象的识别认定。全面清查脱贫攻坚期各级专项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健全资产形成、确权移交、管护运营、收益分配等全程监管制度。
发展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包括实施“一粒种”“一头牛”“一条鱼”“一瓶酒”“一根薯”工程、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巩固扩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9条内容。全县小麦良种繁育面积稳定在60万亩,招录农业育种研究生10名,提升种业人才队伍科研能力。肉牛存栏量2.5万头,水产品产量达1.4万吨,酒业产值63亿元以上。新增绿色食品生产企业6家、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4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20亿元以上。巩固扩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果,统筹用好各级财政资金,优先向开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村倾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招引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
推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统筹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千万工程”实施、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6条内容。加快10个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度,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88.1公里,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任务65户,加快推进城市供水源置换项目,建设13个农村幸福院和4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健全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98%以上,新建农村户厕3949个,完成20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统筹推进3个精品示范村和2024年度18个省、市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建设。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包括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探索引导基层治理新模式、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维护农村稳定安宁5条内容。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覆盖轮训村党组织书记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和集中轮训,完成“送戏进万村”213场,巩固扩大“我是大总”品牌和新时代文明实践运用成果,发挥“一杯茶调解法”“老贾工作室”等典型引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全面建立乡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农村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快县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完善应急指挥机制。
强化全要素保障和体制机制建设,包括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挥农村资源资产作用、完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加强“三农”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推进林业和供销社改革、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6条内容。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挥农村资源资产作用,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总量超900家,开展214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资产精准清查。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支出比例不低于10%。加强“三农”人才队伍建设,培训高素质农民500人。探索推进林业和供销社改革,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下面请记者朋友们提问。
记者:乡村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今年濉溪县将重点推进哪些农业产业?
答: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环,今年将乡村产业振兴实施几项重点工程。
一是实施“一粒种”工程。牢记“国之大者”,聚焦小麦、玉米良种优势,稳步推进国家“制种大县”项目实施,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引进基因编辑、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手段,加强种子研发攻关,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的良种基地,培育高产高抗高质的农作物品种,全力做精做优种子芯片。二是实施“一头牛”工程。按照省、市“牛10条”政策,提升秸秆和酒糟变肉能力,实施中央财政粮改饲项目,推动肉牛规范化养殖,打造濉溪“酒糟牛”产业,肉牛存栏量2.5万头、出栏量3.5万头以上。抓好稳产保供,全年能繁母猪保有量8万头,生猪存栏80万头。要实施“一条鱼”工程。加快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开展标准化养殖池塘改造,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与转型升级,科学合理利用5.9万亩采煤塌陷形成水面,推进百善产业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和刘桥镇3000平方米水产养殖保温棚项目建设,保证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渔业现代化建设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4万吨。要实施“一根薯”工程。扶持壮大孙疃马铃薯、黑玉米,临涣包瓜、培乳肉,四铺花卉蔬菜,铁佛西瓜、延秋辣椒,五沟香稻米、鳜鱼等村级特色产业。加快临涣、乾隆湖、柳孜运河遗址等重点片区基础设施提升、文旅业态布局优化,加快推进柳孜运河桥梁遗址博物馆建设。要实施“一瓶酒”工程。加快贵州中心䣼酒集团项目建设,提升口子酒厂、嵇康酒业生产销售能力,推动中小酒业发展,形成酒业产业集群,酒业产值达63亿元以上。弘扬挖掘濉溪酒文化,加快推进明清酿酒遗址博物馆建设。
记者:今年各级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我县深化农村改革有哪些重点任务?
在各项改革系统集成、效果叠放上持续发力,通过横向打通壁垒、纵向持续深化、形成网状联系,转变生产方式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强村富民实现共同富裕。一是稳定产权关系。在上年度全面完成土地二轮延包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成果,依法维护农户土地承包权益。开展二轮延包试点工作“回头看”,及时纠正面积、位置、成员错误信息,全面提升延包质量。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变更、换发,保障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与不动产登记有序衔接。加强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二是持续深化“三变改革”。积极构建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支持社会资本与新型经营主体及小农户开展利益联结型合作,以土地、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不断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三是巩固扩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果。持续深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坚持群众主体地位,突出“集土地、找人种”,探索总结多种发展模式,推动土地集中连片,提升农业生产规模。通过“保底+分红”、固定收益分红、入股分红等多种模式相结合,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真金白银投出来的。我县今年将落实哪些财政保障?
答: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确保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落实土地出让收入支农政策,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支出比例不低于10%。规范用好国债资金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工具,支持乡村振兴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推广应用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三农”重点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积极探索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路径,发展线上信用贷款、特色保险、担保等业务,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打造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生态圈。
刘高: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到此结束,未尽事宜,我们会后再进行沟通,再次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也请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皖公网安备 3406210200102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