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来源:濉溪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物价局)发布时间:2018-11-14 16:08文字大小:[    ]背景色:       

《濉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于2016年1月经县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实施。目前规划实施已过半,为增强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更好地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县政府对“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从纲要实施情况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十三五”确定的发展战略、主要目标任务得到贯彻落实,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部分指标有望提前完成规划任务,规划实施总体进展良好。

一、《纲要》实施情况

(一)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以“工业强县”战略为统领,深入抓好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6年以来我县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县域前十行列,2017年度经济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县域第8、9位,居于皖北首位。结构更趋优化。截至2017年底三次产业结构为14.3:53.3:32.4,以铝基新材料及汽摩配为代表的新型工业、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和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得到较快发展。经济发展加快。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8亿元,年均增长8.8%;实现财政收入33.8亿元,年均增长8.9%;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年均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4亿元,年均增长13.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8亿元,年均增长11.2%;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5亿元,增长7.2%,总量居全省县域第7位;实现财政收入22.9亿元,增长27.8%。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依靠改革、创新,全要素增长率进一步提升,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发展有序推进。铝产业集聚态势初步形成,相继获批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安徽省铝制品质检中心挂牌运营,2017年完成产值145亿元,增长25%,快于全部工业增速7.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县电子商务产业园获批省级电子商务集聚区、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增强,新增市级以上家庭农场132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汉世伟、牧原等入驻濉溪。投入效率不断提升。组织开展“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全县投入效率不断提升。围绕主导产业实施精准招商,两年多来,累计利用省外资金200多亿元,引进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2个,其中英科医疗、金鸿盛电器、美信铝业二期、中远溪风电等项目的引进,为我县主导产业升级和转型奠定了基础。实施“十大重点工程”项目369个,累计完成重点项目投资351.2亿元,占全部重点项目投资的比重达70%,带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持续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行容缺工作机制和集中统一审批,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全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县政务服务中心推行朝九晚五、窗口无权否决等制度,审批办理时限从平均5个工作日缩减至2个工作日,激发了市场活力。

(三)可持续发展步伐加快,经济发展后劲逐步夯实。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城乡面貌持续得到改变,经济发展的可承载性、可持续性得到加强,发展后劲逐步夯实。城市面貌显著改善。完成河西区四纵四横路网建设,新建文体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老城区实施背街小巷改造整治工程,居民出行条件得到改善。新建中梁国宾天下、融翔江山印等商住小区,城市聚集度快速提升。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2%,绿地率34.5%,成功获批“国家园林县城”。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开展城镇驻地建成区整治工程,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百善镇黄新庄村跻身“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环境保护有序开展。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水体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对环境卫生监管力度,落实中央环保督查有关要求,环境持续改善,上半年PM2.5浓度值69微克/立方米,较同期降低16.9%。

(四)以脱贫攻坚统领各项工作,民生民计显著改善。把扶贫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推动基层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改善。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实施脱贫攻坚九大工程,脱贫成效显著。两年多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8亿元,已脱贫出列19个村,累计脱贫20149人。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645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占比达到10.4%,村村通及断头路基本打通,全县乡镇、建制村农村公路通达率100%,行政村通客车率100%。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除险加固等工程,水利条件不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深入推进小老板培育工程,持续推进稳定就业,“十三五”以来,全县累计新增私营企业3625家、个体工商户15826户,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4.53亿元,实现创业带动就业7.28万人。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基层医改、县域医共体建设、分级诊疗等政策扎实推进,医疗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两年来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8340套。

两年多来,县委县政府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推进“五大发展行动”实施,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定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呈现出“一上升、一优化”的良好态势。经济总量在全省县域排名较“十二五”末上升2个位次;三次产业结构比显著优化,三产增加值比重较“十二五”末提升9.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前列。预计到2020年,《纲要》主要预期指标可以如期完成。

二、《纲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创新驱动短板明显,投入有待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产业发展在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不突出。一是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不足。能够对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技术升级产生重大带动作用的科技成果和项目不多,现有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的合作关系大多停留在技术咨询上。二是科技投入偏低。自主创新投入不足,2017年研发投入强度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1%,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8.2%。企业获得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较少,知识产权含量较低。三是创新平台建设滞后。现有的机构和平台规模小、服务力量薄弱,难以承担高层次的科技服务。四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高层次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尤其是缺乏具有研发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二)招商引资难度加大,产业结构不优。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引资难度加大、引资质量不优,大企业、大项目支撑作用不强,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一是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今年以来,全县新开工、续建、技改的工业项目少而小,投资力度较弱。大部分新增规模工业企业处于边生产边建设阶段,产能释放较弱。而存量企业效益不佳,新增企业少,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今明两年分别退出规模企业20多家。上半年全县仅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4家。工业发展难以支撑年均12%的增长。二是产业结构不优。从服务业结构看,批发贸易、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而金融保险、电子商务、医疗保健等现代服务业不足。二产中资源类和初级加工类行业比重偏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占比较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引进和培育还不成熟,亟待建立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机制。

(三)生产要素制约增强,瓶颈依然突出。人、财、物等要素制约比较明显,生态环保压力等不断加大。一是土地制约因素突出。当前受土地总量指标控制,供地总量偏少,工业用地供给不足。二是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收入增速较慢,刚性支出日益增大,特别在改善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建设南部次中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等方面支出增长较快,县级财政收支失衡矛盾加大。三是建设资金收紧。受财政紧张、银行限贷以及防范政府性债务的约束,项目建设资金匮乏,进展缓慢。PPP项目,受财政收支总量及债务规模的限制,融资空间不大。四是节能减排和环保压力加大。污染物新增量和能耗新增量依然处于高位,生态环境压力和节能减排压力持续增加。我县对能源的刚性需求持续增加,但增加的空间有限,节能矛盾突出。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艰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薄弱,脏、乱、差现象依然突出,沱河、澥河等主要河流水质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四)发展不均衡矛盾突出,争先进位压力较大。我县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与全省十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排名相对靠后,特别是人均指标差距更大。从发展来看,协调性不够。低端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较大,居民收入不高,基层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在生活方式、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呈现二元结构,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三、进一步实施好“十三五”规划的对策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我们要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中央政治局“六稳”工作要求,围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抢抓机遇,直面挑战,及时分析和化解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提升创新要素质量,为创新增添能量。加强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平技术工人,鼓励科技研发人员在我县兼职、创业,支持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强化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的有机结合,促进企业、项目、人才、科技的“多赢”。发展“创新友好型”的资本体系,建立健全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推动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上市,多渠道开展直接和间接融资。鼓励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厂房,对低效利用的土地实施“腾笼换鸟”或“二次招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引领产业升级。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围绕打造“千亿”铝产业,加强绿色铝合金新产品开发。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技术能力和生产水平,推动建立一批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重点实验室,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互动,支持企业创建工业设计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锂电池产业园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等产业,培育发展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产业。从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创意服务、外包服务、商务服务、供应链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等新兴行业入手,进一步壮大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三是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为发展提供新动能。加强“双创”扶持力度,建立专业化“双创”第三方运营体制,加强对皖北铝基创新产业研究院、铝制品质检中心、院士工作站、淮海一号、濉溪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平台和孵化器的扶持,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加大政府在创新上的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及各类创新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带动全社会各类资本投入,大幅度提高研发水平。四是优化招商引资方式,聚力产业升级。巩固和提高现有的招商方式,积极利用专职招商机构委托,以及投资商参与的委托招商等形式,实现招商创新,压实责任,进一步提升招商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成功率。制作简明概要,重点突出,优势明显,吸引力强的宣传片、广告、网站,广泛宣传推介我县。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产业兴旺作为重点,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把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的引领,推进“三线四边”综合整治、农村垃圾、污水、厕所革命,建设现代化、标准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乡风文明建设为引领,以柳孜运河遗址、“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为支点,引导农民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全力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活力;以乡村有效治理为保障,在党委领导下,建设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发挥村民监督、乡贤文化等积极作用;把生活富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力点,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全方位缩小城乡差距。以刘桥镇王堰村等为试点,建成一批示范中心村,推动创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全面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二是高标准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突出高起点规划。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村镇建设规划全覆盖,实现城市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编制修订综合交通规划,形成绿色、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以乡村振兴为抓手,进一步优化村镇布局,全面完成各镇“多规合一”编制工作,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村镇体系。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增强城乡建设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高品质城市。全面推进老城区道路、城中村、居民小区、农贸市场综合改造,改善城市形象。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实施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基础设施等专项整治,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文明程度,全力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三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建设淮北市南部次中心、谋划建设双堆集中心镇新城为契机,采取PPP+产业导入模式,全面启动起步区基础设施和棚改安置房、县委党校、学校、医院等项目建设。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发展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加大临涣“棒棒茶”小镇、百善“隋唐运河”小镇建设力度。

(三)围绕绿金淮北战略,坚持绿色发展之路。一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以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濉溪的转型崛起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从严从实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认真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治理,着力治理五类污染源,打好环境污染“三大战役”。严格执行环保网格化管理,突出网格特点和重点,加强精细化管理。二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研结合的绿色创新发展体系。政府在政策上鼓励支持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企业发展,对于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项目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支持。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等绿色产业,引导农户发展低碳有机农业。推广资源能源集约化供给的运行模式,实施绿化节水、太阳能光伏发电、热电联营等节能环保工程。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加强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治理,打造环湖、沿河景观带,彰显绿色濉溪魅力。三是积极建设绿色城乡。结合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程,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建设,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依托美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以及生态文明县城等创建工作,继续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共同营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构筑“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园林生态体系。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落实规划管控制度,统筹海绵型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建设。

(四)构筑双向开放新格局,加大开放发展力度。一是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融入长三角,重点关注科创走廊两大核心区域以及合肥省会城市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动态,围绕主导产业引进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各类产业融入全国、全球产业链条。完善“走出去”服务体系,强化政策支持和引导,挖掘出口潜力企业,扩大出口。培育濉溪经济开发区机电产品和铝基新材料出口,积极做好省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和铝基新材料出口基地申报。二是搭建高水平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搭建“互联网+外贸”、“银企对接”和出口信用保险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积极争取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成立跨境电商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培育专业电商营销人才,帮助中小企业争取阿里信用贷款,举办跨境电商业务培训,孵化带动企业进出口,大力发展“互联网+外贸”发展新模式,利用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中国制造网等平台寻找客户开拓市场。支持企业与商业银行合作,共同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进出口企业扩大融资。与出口信用保险安徽分公司等保险公司合作,建立出口信用统保平台,为企业进出口降低风险。三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为目标,以企业投资相关项目政府“不再审批、有效监管”为取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构建“集中高效审批、分类信用监管、综合专业执法、全程网上服务、严格绩效管理、务求群众满意”的基层治理架构,落实权力、责任和涉企收费清单,加强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做到审批事项随到随办。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大力推行涉建审批流程再造“四个一”工程,全面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实行投资建设项目“代办制”,着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五)坚持提升民生福祉,深入推进共建共享。一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继续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以“三保障、三精准、三落实”为标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因人因户施策,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切实抓好危房改造、健康脱贫、教育扶贫、低保兜底等落地见效,发挥政策威力,确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二是突出重点领域,着力补齐短板。下大力气补齐生态短板,将生态修复治理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全面推进土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实施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更加注重与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实现国土空间优化与生态建设相融合的综合整治目标。以民为本补民生短板,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社会事业,坚持共享发展,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加大投资补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城市“双修”工程和“两治三改”工程。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重大项目。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六)破解要素制约瓶颈,支持经济快速发展。一是着力破除土地要素瓶颈。把土地利用与发展战略相结合,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城市总规、乡村振兴、交通发展、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等规划无缝对接,实现多规融合,形成统筹城乡、着眼长远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努力破解造地改田、占补平衡难题,加快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复垦。依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平台,完善政策,试点先行,改变以往零星复垦为主的整治模式,推广整组整村集中搬迁复垦新路子,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复垦,开展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调查,创新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机制,大力盘活用好农村建设用地。二是着力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加强财政收入的征收管理和严格控制支出,做到增收与节支并举。切实抓好经济方式转变,从主要倚重资金投入转到特别重视科技进步作用的轨道上来,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科技兴农、兴工、兴商,达到科技兴财的目的。抓好县级财源建设,大力扶植和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使其尽快成为县级新增财源的主体。三是着力破除资金要素瓶颈。坚持不懈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广泛吸纳各类资金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将项目争引作为推动我县长远发展的根本性举措,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修定完善《濉溪县招商引资奖励试行办法》等系列政策,重奖引资有功部门和个人,充分调动部门和乡镇争资引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围绕全县战略布局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工程集中规划项目、申报项目、配置项目、实施项目,最大限度发挥项目资金的聚合效应。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带动作用。实施政银企季度联席会议制,建立政银企信息沟通机制,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四是着力破除人力要素瓶颈。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和资源转化战略。积极培养复合型适用技术人才,全面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实施创新产学联动模式,发挥职业技术学校作用,为园区企业培训技术工人。依托各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人民增收,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濉溪籍劳动力回流和周边区域劳动力转移就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