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濉溪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濉溪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时间:2021-04-30 08:55文字大小:[    ]背景色: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濉溪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县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和经济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增长好于预期,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80亿元,增长4.5%以上;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8亿元,与去年持平;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以上;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5亿元,增长2%;完成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22元、14979元,分别增长4.6%、6.9%;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任务。

(一)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放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工业经济稳中有升。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家,总数达298家。五大主导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6%。40家重点企业累计实现产值471亿元,同比增长8.1%。累计实现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1.4%,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口子酒业、理士电池入选省民营企业百强榜。服务业稳步恢复。预计全年服务业完成增加值增长4%。中瑞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入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濉溪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选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县城内规划10余个地点活跃地摊经济。闸河路菜市场、中瑞迁址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如期开工。新增3个年网销额超1000万元省级重点企业、3个年网销额超100万元省级农村电商品牌。连续两年荣获安徽省农村电商示范县称号。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电商平台累计线上销售肉、菜、蛋、奶等重要生活必需品4300多万元。农业生产平稳向好。濉溪县入选国家级制种大县,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全县小麦平均单产505公斤,粮食总产达125万吨。实现肉类总产量达12.42万吨,禽蛋总产量达4.39万吨。濉溪县“专用小麦”进入省“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名单,百善现代农业产业园进入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新增高标准农田15万亩。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3家,农业总产值达86亿元。

(二)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以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建设为契机,发展活力进一步彰显。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全年全县战略性新兴企业达57家,预计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8.3%。预计完成铝基产业产值增长6.9%。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49家,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3.3%。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71家。防护用品行业实现产值累计同比增长340%。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强化。县开发区荣获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安徽中德(濉溪)国际合作铝基产业园成功揭牌。国兰科技孵化器认定为淮北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相王电子孵化器、淮海壹号众创空间在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绩效考核中评为优秀。全县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家。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见效。全年申请专利3251件,专利授权898件。科技成果登记数84项,1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力幕新材料等4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签定产学研合作协议,2020年全县签约产学研合作协议10家。新增省级高层次创新团队2个。

(三)项目建设有力推进

坚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手抓,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克服疫情防控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铝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氢能源等主导产业,瞄准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关键项目开展精准招商。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9个。成功引进投资7亿元的哈东盛铝合金、英科防护用品产业园、理士新能源等项目。全年利用省外资金161.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6亿美元,超额完成市级目标任务,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3.9亿美元。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县重点项目总投资212.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5%,其中,“十大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01.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6.5%。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6个,已下达资金3.27亿元;争取专项债券项目16个,已下达资金11.44亿元。英科一期、力慕二期、华润风电、乾隆湖公园、李乡一期棚改、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52个项目竣工。南部次中心雁鸣大道西段及综合管廊完成雨污管网及南半幅3.3公里路基施工和部分路面沥青摊铺,综合管廊完成1800米;雁鸣大道东段工程正在进行雨污水管网施工。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加快建设。安徽中德(濉溪)国际合作铝基产业园等贯彻“六稳”重大项目在12月份集中开工。开发区应急救援城、智慧城市超脑运营中心等项目加快开工建设。淮宿蚌、淮阜城际铁路顺利开建。G3高速双堆集出口即将开建。

(四)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聚焦补短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提升城市功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完成全省城市污水管网改造计划任务8公里,其中雨污分流改造2公里。县城沱河西路污水泵站及管线工程、虎山路人行道改造工程竣工投入使用。着力打造街头绿地、游园。新增绿化面积约一万平方米。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建设初见成效,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持续保持100%。新建电动车充电桩6889个,总数达14226个。累计投放自行车2010辆、共享电动车600辆,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濉溪县数字化城管平台共计立案并派遣73089件,结案71838件,结案率98.34%。乡村振兴深入推进。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完成户改厕14600户,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日转运处理各类生活垃圾近400吨,65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分别达到90%、80%以上。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51户。17个省级和14个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全面开工建设。韩村“三彩”文旅小镇和百善运河文化小镇入选2020年省级特色小镇试验名单。完成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249.9公里。建立县乡公路“路长制”体系,11个镇均成立县乡公路管理站。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37个。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48微克/立方米、77.71微克/立方米,分别下降4%、17%,优良天数达264天,空气质量实现“两降一升”目标。完成县污水处理厂二期、五沟污水处理厂管网改造、城西沟西支流治理和濉溪县境内孟沟清淤疏浚等工程。入河排污口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加强源头管控,严控土地污染。完成60个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地下油罐改造工作、50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信息采集核实和风险筛查工作。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工作,取缔“散乱污”企业126家。

(五)重点改革扎实推进

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汇聚发展有利因素,提升社会发展活力。有效提升服务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办结企业反映问题168条,成功对接要素42个。实施证件免费邮寄,推行“邮寄办”“掌上办”等“不见面”办理,推行窗口无否决权制度,在申请材料齐全的前提下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全覆盖。实现“安康码”与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一码通办”。全县新增减税降费3.51亿元。累计为64家企业办理5.63亿元过桥资金,发放税融通贷款3.97亿元,为117家新型农业主体发放“劝耕贷”1.27亿元。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全县流转土地面积达到64.82万亩,新增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5家家庭农场。完成“三变”改革,增加村集体收入2954.88万元。深化综合医改。医共体建设深入推进,医防融合、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动。以创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为抓手,全面落实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医疗卫生补短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六)民生福祉全面增进

深入群众,从群众需求出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加强防控工作领导。防控指挥体系不断完善。加强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返(来)濉人员管控。加强进口冷冻冷链食品排查、管理和检测。多部门联合,加大流调溯源攻关力度。完善全县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10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3741户36603人全部脱贫,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7%下降到0。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9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5个,建成扶贫产业园区22个,累计销售扶贫产品2.21亿元。着力增进民生福祉。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7.68亿元。全县新增私营企业2352家、个体工商户8642户。新增就业岗位1.1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5%之内。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6.8万人、4.3万人、6.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2.4万人,续保人数达33.2万人,完成市目标任务的108.2%。稳步提升社会事业。义务教育均衡化有序推进,小学、初中入学率达100%。新建幼儿园5所,建成智慧校园37所,建立校外实训基地24个,职教中心成功入选省第二批校企合作省级示范基地。全县发明专利有效量达373件,全县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49件。百善镇黄新庄村和韩村镇淮海村入选2020年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村,临涣镇入选省十大古村镇。淮北大鼓《众志成城战疫情》获市优秀抗疫作品。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铁佛魅力乡村游、四铺首届菊花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乡村医养结合PPP项目加快推进。开展家庭医生有偿签约10.5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0.6%。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2020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产业层次亟需升级,产业发展带动强的龙头项目较少;土地供给不足、资金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用电成本高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新兴产业支撑能力仍需增强;受疫情、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减收效应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动力减弱;节能减排任重道远;养老、托育等领域投入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

——节能减排等指标控制在省市调控要求内。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提质增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升工业经济效益。强化规模企业培育,力争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2家。做大做强铝加工产业,推动实现铝产业产值200亿元,铝加工企业总数达70家以上,围绕金鸿盛电气、美信力幕铝箔、英科医疗、氢能源、中德产业园等打造特色园区经济。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争全年实现工业投资增长8%,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推进“僵尸企业”处置,促进落后产能退出。强化创新引领。持续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争全年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抓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全县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60家。新增战略性新兴企业6家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突出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创新型智慧园区建设。鼓励“三基两大一新”等重点产业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持续加强院士工作站建设。力争全年引进科技人才团队4个。加强“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1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提升服务业品质。积极培育商贸流通企业,力争全年培育限上单位10家。重点推进红星美凯龙商贸综合体、中科民生仓储冷链物流、中瑞农产品批发市场迁址、河西新区商贸综合体、淮海路地下人防商业街等项目洽谈及建设。积极引进优质电子商务企业,大力扶持跨境电商业务。繁荣活跃夜间经济。大力培育文化旅游等新兴服务业,推动柳孜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实施,深入推动柳孜文化园争创国家4A级景区。全年力争新增服务业企业3家。增强数字经济赋能。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建设,深化大数据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应用。鼓励发展数字娱乐、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业态和线上经济,推动更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支持打造“研发+生产+供应链”的数字化产业生态,共享技术、数据、人才、市场、渠道、设施等。加强数据资源在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推广,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二)坚持项目带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聚焦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能源重大工程,以及城市防洪排涝、公共卫生等领域短板,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支持,切实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深入挖掘内需潜力,切实增加有效投资,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持目标导向,抓好在建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开工项目落地、重大项目连续调度及督查通报等工作,抓好项目要素保障和项目服务优化。有序推进中德产业园、濉芜双创孵化园、南部次中心、两站两铁、年产520亿只英科医疗高端医用手套、哈东盛铝基新材料、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旧城改建工作等项目建设,全年实施重点项目213个,总投资123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3亿元。聚力抓好项目谋划。加大项目谋划力度,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人口老龄化工程、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重点领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向集中精力谋划项目、包装项目、创造项目,做到精准衔接、科学储备、滚动接续。

(三)坚持城乡融合,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高质量推进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管控作用。加快三座铁路涵洞拓宽改造工程、河西区路网、城区雨污分流及黑臭水体治理完善等项目开工、建设。启动王引河景观绿化设计,实施河西区小溪河、刘河、紫薇路、合欢路等绿化工程。加快推进城北菜市场搬迁工作。重点实施背街小巷集中整治、亮化提升、市政道路提升等6项建设工程。高标准推进南部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雁鸣大道东段、濉溪中学南校区、科创大厦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双堆集中心镇新城建设。统筹全县土地综合性开发建设活动,科学确定南部次中心、濉溪经济开发区等14个土地成片开发集中建设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打造“124”现代农业发展布局,推进长三角农业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创建和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创建进程。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启动2021年省级、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沱河示范带建设、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改造提升农村道路约150公里。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全力推进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整改任务。打好打赢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保卫战”。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确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全面加强污染源监管防治。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运体系建设和监管,强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深入推进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推深做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抓好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等重点任务。完成人工造林0.5万亩,建设森林长廊10公里,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12个。

(四)加大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抓住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等战略机遇,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等重点区域,围绕高端装备制造、铝基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精准发力招大引强。坚持产业链招商,有针对性的延链补链强链。发挥与上海产业促进中心、上海产业联盟、广东制造业协会等合作优势,组织招商人员赴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不断提升招商队伍专业能力。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利用省外资金160亿元、外资1.34亿美元,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39亿美元。全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紧抓沪苏浙产业转移、资本外溢的机遇期和窗口期,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开发秩序,加快打造中德产业园、双创孵化园等产业集群承载平台。加强与沪苏浙合作共建产业园区,谋划“园中园”。积极对接上海、昆山、杭州等地,在体制机制创新、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方面实现重大合作,建立健全成本分担、商业用地分成、税收分成共享等机制。大力推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围绕“三基两大一新”等新兴主导产业,深化与沪苏浙开展跨区域合作,提升我县在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中的分工层级,借势借力打造长三角的投资热土。推动濉溪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抓住“两铁两站双城”建设机遇,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加快氢能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建立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五)持续深化改革,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专项行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机制,落实各阶段事项“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制度。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加快综合窗口改革,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全部实行电子化审批,实现全县工程建设审批四个阶段90个工作日办结目标。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进“医防融合”、分级诊疗,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加快推进综合改革。深化“3+1”和“1+X”办学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巩固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成果,开展“一户一田”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六)加强社会建设,全力改善人民生活

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认真实施33项民生工程,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深入实施小老板培育工程,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工作,打造良好创业环境。加大各项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推动小额贷款、社保补贴等政策的全面落实。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加强社保基金监督管理,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协调推进社会事业。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筑牢健康防线。建立健全平战结合、分级分成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构建全面、灵敏、高效、智慧的监测预警体系。强化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加快推进乡村医养结合PPP项目、县医院南区等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建幼儿园1所,新建及改扩建小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成率达到76%,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同步建设。举办县首届艺术节暨群众文化活动月。申报承办“安徽省第十届曲艺节”,争创“全国曲艺之乡”。做好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农家书屋及数字书屋日常开放监管等工作。加快全县智慧旅游发展,打造“乡约濉溪”旅游品牌。整合口子酒文化博物馆、口子老井老窖池等文物及旅游景点,打造濉溪酒文化旅游景区。加快推进濉溪长丰街酿酒作坊群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开展全民健身主题系列活动。加强社会治理。健全我县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整治,时刻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加强法治濉溪和法治政府建设,启动“八五”普法,开展依法治理。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强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濉溪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