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97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濉溪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时间:2023-09-19 15:56文字大小:[    ]背景色:       

牛文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提案》(第97号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濉溪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委对您提出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回复如下。

一、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实施科技强农工程。聚焦“品牌化”打造,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重点项目国家制种大县奖励资金和7亿元专项债粮食安全示范园项目稳步实施,“濉溪良种”品牌含金量不断提升。2023年1-7月,全县新增(续展)绿色食品生产企业31家、产品 67个。安徽标王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标王”品牌获得皖美农品企业品牌,“五沟香”牌大米、“世伟”牌西瓜、“阳光先生”牌葡萄获皖美农品产品品牌。聚焦“融合化”发展,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一链二园区五产业”建设扎实推进,新增绿色食品认证企业6家、产品12个,新增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个,濉溪县被列入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全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在我县设立。二是大力促进农民增收。2022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74元,同比增长6%,增速排名全市第2。2023年上半年,全县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5563个,安置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5563人;组织各类招聘会,9家就业帮扶车间、2家就业帮扶基地带动82名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4095人次,发放各类涉贫补贴2105.52万元。

二、着力推进制造业加快发展

一是推动工业提质增效。制造业持续增长,1-8月份,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拉动全县工业增长5.1个百分点。主导产业稳步提升,五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1%,高于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速0.3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铝基新材料、煤化工及精细化工、煤电及矿产采选累计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4.3%、14%、13.3%、3.5%、1.9%。重点企业支撑有力,60家重点工业企业,累计产值同比增长2.9%,高于县域2.8个百分点。口子酒业、力幕科技、理士电源、恒源煤电实现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7.8%、27.8%、5.5%、1.4%,上拉县域增加值增速2.1、1、0.4和0.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不断攀升,工业投资、技改投资、新开工制造业三项投资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均高于省市平均水平。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激励约束机制。2023年7月13日,县亩均效益办召开2022年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结果发布暨要素对接政策宣讲会。濉溪县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积极谋划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2家。持续做好英科医疗、理士电源、口子酒业、力幕科技、中基电池箔5家百亿企业的培育,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提升行动,滚动实施30个以上重点技改项目。抓好“亩均论英雄”改革,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0%以上。二是强化产业基金平台发展。创新管理模式,设立濉溪县铝产业发展基金并出台濉溪县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支持铝基产业发展。与省投资集团合作,成立20亿元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全力支持陶铝新材料产业的发展。2023年6月,濉溪县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与濉溪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淮海经济区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上海善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家共同发起成立了濉溪县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新兴基金总规模5亿元,首期规模2.5亿元,首期出资不低于1亿元。产业基金所有资金投资于濉溪县内的项目,包括本地项目,以及注册地迁至本地、在本地设立核心业务子公司等形式的招引项目。投资产业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符合濉溪县产业定位的方向。三是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3年上半年,累计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7家,17家企业获市科技局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荐,组织17家企业开展第二批高企申报,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9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完成28.8亿元,科技成果登记预计66项,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0项。四是扶持县域建筑业加快发展。利用好相关政策推动新增建筑企业培育入库,壮大建筑业体量。2023年上半年,建筑业总产值9.24亿元,增速达17.1%,为三区一县第1位。新增纳统建筑业企业8家,目前我县纳统建筑业企业共32家。培育和引进装配式建筑企业,2023年3月,金鹏装配式产业园项目已签约。该项目由安徽金鹏绿色建筑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0.5亿元;分三期投资建设,其中一期3亿元、二期3亿元、三期4.5亿元,一期用地约90亩。项目建成后第一年产值预计可达3亿元,往后年产值预计可达6亿元,带动就业不低于150人。

三、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升级

一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金融服务业:截止6月底,全县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3家,融资担保公司2家,小额贷款公司7家,保险机构14家,证券机构1家;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87.1亿元,增长13.01%、在全省B类县中排名第3,贷款余额517.61亿元,增长17.67%、在全省B类县中排名第5。电子商务:全县各类电商企业238家,其中限额以上电商企业7家,占淮北市限上电商企业50%,实现网销额25.3亿元,增长7%;连续两年荣获省级电商示范县,县电商产业园连续两届荣获省级示范园区、国家级小型微型创业创新基地、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电商)和集聚示范园区(电商)等荣誉。人力资源服务业:全县共有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7家,从业人员160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81人,全年举办现场招聘会场次153场,提供招聘岗位12222个,全年服务人员达10000人次。现代物流:全县冷库总库容量10万立方米左右,拥有冷链车辆130余辆,采用GPS、北斗定位实时监控车辆运行轨迹,能全方位及时提供冷鲜,冻肉制品等冷链运输服务。2023年上半年推动商贸、物流重点项目建设。二关路商业综合体已竣工,正在招商中;中瑞农产品冷链物流园一期和智能快递物流中心项目主体基本完工,预计年底竣工;理想建设大厦正在进行主体施工;河西商贸综合体(爱琴海公园项目)正在土地拆迁中,预计明年开工。二是打造品质夜市和夜间经济集聚区。县政府高度重视夜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对夜经济的谋篇布局,一系列促进“夜经济”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濉溪古城充分利用现有空间,积极开展了濉溪古城夜经济“yeah 游古城,畅嗨一夏!”等活动,着力打造特色“夜间经济”,充分挖掘古城特色文化优势,通过夜间市集与特色夜间活动植入,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满足多样化需求,激发夜间消费、延长营业时间,多举措促进消费回升,不断增强古城活力,营造更加丰富的夜间消费场景。坚持传统与现代、文旅与餐饮、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的夜间经济,持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拉高濉溪第三产业质量,全面彰显城市魅力。三是全力引进商业综合体项目,创优消费环境。重点招引一些主业突出、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大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积极推进爱琴海商贸综合体、五沟镇商贸综合体、双墨阁大酒店等商贸项目建设,努力促进全县商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四是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品牌。2023年上半年临涣古镇保护与展示及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双堆集镇文旅综合服务中心、柳孜运河遗址永久性保护大棚项目已纳入省发改委重点项目库。通过外出考察、项目对接等,积极推动柳孜文化园旅游观光小火车项目建设,“五一”假期已投入运营。协调推进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博物馆土地划拨,做好博物馆建设前期工作。申报2023年“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整理3条主题线路涉及景点图片和文字资料。在全省2022年度乡村旅游品牌评选中,临涣镇临涣村入选“精品主题村”、临涣镇临涣老街入选“后备箱工程基地”。在2022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中,濉溪古城获“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商圈文化空间)”。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16城宝藏目的地,柳孜运河遗址、千年文化古镇临涣两处旅游景点入选。

最后,再次对您提出的建议表示由衷的感谢!我们将继续推动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为现代化美好濉溪建设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