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0023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濉溪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时间:2023-09-19 16:00文字大小:[    ]背景色:       

于雪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建议》(第0023号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濉溪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濉溪县县政府高度重视,交由我委办理,我委对您提出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回复如下: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2022年6月,国务院审批通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新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并将其列为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的重要抓手。濉溪县县城位于濉溪县域最北部,始建于明清时期,现建成区34平方公里,集聚人口约25万人,具有良好的资源、交通、产业等优势。2022年10月,濉溪县入选省级县城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县,对加快皖北振兴战略、推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均具有重大意义。濉溪县高度重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安徽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等文件的精神,紧抓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政策机遇,统筹布局施策,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

一、科学制定县域城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

坚持高标准谋划,2023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安徽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濉溪县政府组织编制《濉溪县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试点建设方案为基础,结合我县发展实际,编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2023年工作要点,工作要点包括:实施县城产业支撑力提升工程、实施县城更新改造工程、实施县城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工程、实施县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四大类。2023年6月21日,濉溪县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濉溪县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濉溪县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濉城组办〔2023〕1号),对2023年的工作做了明确要求。通过明确县域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专人负责,确保目标任务落地见效。濉溪县紧抓新型城镇化机遇,大力配合推进南部次中心建设,获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各镇聚焦自身特色优势,大力吸纳多方资源,实施多元发展。随着南部次中心、双堆集中心镇新城建设推动,新的区域核心逐渐培育,城镇布局逐趋均衡,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县域重点产业支撑能力建设

近年来,濉溪县坚持以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为发展导向,以打造工业强县为发展目标,经过多年发展,濉溪县铝基新材料、医疗装备等新兴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2022年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挂牌企业3家。实施百亿企业培育行动,口子酒业、理士电源、英科医疗入选安徽民营企业百强。铝基新材料产业方面,2016年8月濉溪县铝产业基地被列入安徽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来,濉溪县坚持集群发展、示范带动,实现了铝产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基地现有涉铝企业80余家,初步形成了再生铝-铝板带箔-铝压铸-铝型材-铝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具备年加工各类铝基材料近100万吨的能力。2022年,基地完成产值178.35亿元,同比增长0.58%;主营业务收入206.04亿元,亩均营收452.80万元;税收完成8.65亿元,同比增长36.22%,亩均税收19.0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58亿元,同比下降2.37%。大力发展健康食品产业,产业主要承载园区为百善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目前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4家,其中神华、华安丰、牧原、鲁王、皖雪等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17家。

三、提高县城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一)完善交通设施

全力推进徐淮阜高速公路、宿蒙高速公路、淮永高速公路建设,完善与宿州市、蚌埠市、亳州市和徐州市、商丘市等周边地区的交通一体化衔接。积极谋划建设国省干线网络,保证各镇之间、南部次中心与各镇之间通一级路或快速通道,全力打造“半小时交通圈”,大幅改善我县南部的交通状况,加强濉溪县与周边市县快速联通、提升国省干线公路密度等方面进行优化完善。人流、物流、信息流大通道不断畅通,交通区位优势凸显,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徐淮阜高速公路工程濉溪县境内长24.789公里,该项目已于2022年底开工建设,各项手续已办理完成,正在进行路基施工。S410濉刘路改建工程起于刘桥镇S411,至皖豫交界处,该项目已于2023年1月开工建设,现在进行路基施工,预计2025年年底建成通车。S235濉唐路改建三期工程起点位于G343,终点位于双堆集镇与怀远交界处,该项目已于2023年2月开工建设,现正进行桥梁桩基施工,预计2025年年底建成。

(二)完善市政管网设施

推进淮海南路雨水新通道工程、城区雨污管网建设、城区排涝工程等项目建设,提高局部防洪等级,改善景观水质,提升流域人居环境品质。完善和优化电网结构,对现有变电站进行更新改造,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提升供电保障能力。

(三)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2023年实施改造小区55个,由县建投集团负责实施。计划总投资2.2亿元。包含房改房小区47个,普通商品房小区5个,改造城中村3个,多数为开放式小区。涉及6981户居民,1454栋楼,改造面积63.65万平方米。于2022年提前实施改造任务,目前已基本完成改造任务。改造内容主要包含:修建道路、雨污分流、通信管线整理、外立面粉刷、增设文化墙、停车位、充电桩等。截至目前,已完成新建、改建污水管道6.3万米、雨水管道5.1万米、修建道路20万平米;新增停车位588个、新增电动车充电桩150个;外立面粉刷4.7万平米、增设文化墙860平米;弱电管线整治0.69万米、拆除违章建筑、花坛、菜园等私占公共用地3920平方米。

四、提升县城公共服务能力

(一)健全医疗卫生设施

大力推进县医院、县中医医院等补短板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改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推进濉溪县妇幼保健院综合大楼项目建设。截止2023年6月19日,县医院补短板能力提升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94%,中医院补短板能力提升项目年度投资投资完成率100%,濉溪县妇幼保健院综合大楼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50.26%。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建立,通过近6年的县域医共体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建立,县域内防治结合的资源利益共享机制也基本确立。利用医师培训统筹资金持续推动上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级医院专家资源、技术资源的下沉帮扶。

(二)完善教育设施

积极实施南部次中心三项教育工程建设,2023年基本完成濉溪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建设,2024年基本完成54个班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2025年前开工建设占地约352亩120个班级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新建白杨路学校、新城实验学校西校区、口子职业高级中学、老城区幸福家园幼儿园;改扩建开发区中心学校、濉溪第一实验学校教学楼。

(三)不断改善养老设施

我县已建成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个、镇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1个、村(社区)养老服务站56个。其中,座落在县城的有1个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2个镇级养老服务中心、26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为健全完善县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我县按照《安徽省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规范》功能要求,设置了评估室、档案室、成果展示室、培训室(党建室活动室),老年食堂等功能室,配置呼叫中心设备及政府监管平台和智慧化应用。在濉溪县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智慧养老,县城区建成智慧化养老机构1个。建成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濉溪县老年公寓,正在装修备用。

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

引导县域特色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在县城集聚发展,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培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完善提升宿永路一线“良繁带”建设,实施好国家级制种大县配套项目,立稳树牢“国家级牌子”,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加工“百亿”产业集群。因地制宜促进农业与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旅游、乡村文化、休闲养老等融合发展,推进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争创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最后,再次对您提出的建议表示由衷的感谢!我们将继续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现代化美好濉溪建设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