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发改委关于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县发改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攻坚克难、锚定目标、抢抓机遇,有力促进濉溪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我委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在稳定经济运行上精准发力。2024年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呈稳中向好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我县位列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98位,中部百强县第19位。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谋划推动濉溪-永城毗邻区建设,指导园区高质量发展。成功承办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现场会。淮宿蚌、淮阜城际铁路和徐淮阜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
(二)在扩大有效投资上靶向发力。全县共安排重点项目218个,总投资1150.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7.1亿元,目前完成投资166.5亿元。今年纳入国家发改委专项债清单项目27个,发行专项债券资金12.02亿元。争取2024年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资金4350万元。
(三)在调结构促升级上全面发力。1-10月份,战新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3.1 %,同比增长2.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8%;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18.8%,居全市首位。开展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做好申报推荐服务。开展节能降碳工作,实施重点用能企业“一企一策”诊断,推进公共机构节能,组织环保督察整改。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成功纳入国家新一轮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政策支持范围。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经济形势研判分析不够精准。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敏锐性不够强,在分析预测经济走势、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性变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一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不够及时、精准,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二是重大项目谋划储备不够充分。部分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可行性研究不扎实,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修改、补充资料等问题,影响了项目的申报成功率和推进速度。同时,对新兴产业领域的项目招引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缺乏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储备。
三是政策对接落实转化不够顺畅。在政策争取过程中,与上级发改部门的沟通协作还不够紧密,信息共享不及时。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导致在一些政策的理解与执行上存在偏差,影响了政策效应的最大化发挥。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估不够到位,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优化。
三、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县发改委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任务要求,按照“全委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突出抓投资、关键抓民生”的思路,努力开创全县发展改革工作新局面。
(一)更大力度稳增长。做好发展改革重点工作,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速6%,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增速4%,战新产值预计增速4%,省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初步定为5%,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二)更高质量谋项目。以“四大片区”为抓手,围绕工业转型升级、长三角一体化、新型城镇化、交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公共服务、服务业提档升级、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文旅项目、城市更新、农业产业化等领域,加强项目储备。提前谋划“十五五”前期研究,积极储备一批体量大、质效高、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目前,已谋划储备项目236个,总投资406亿元。
(三)更好成效扩投资。提前摸排202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掌握明年预计情况。细化全年任务,明确奋战目标,倒排任务到月、到行业、到镇(园区)、到项目,以全县重点项目调度会及经济运行分析会为抓手,加密调度频次,深入项目一线,力争项目建设提速增质。加大在谈项目推动力度,争取项目落地,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加快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深入一线解决企业诉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好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试点相关工作,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四)更严标准降能耗。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开展“一企一策”诊断工作,做好“两高”项目管理。积极宣传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先进经验,普及碳达峰碳中和知识,倡导构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高质量完成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整体新增屋顶分布式光伏21.12万千瓦装机工作目标,推进濉溪县风电乡村振兴工程年内开工建设。
(五)更优机制保民生。严格粮食流通监督执法,确保粮食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牢牢守住涉粮安全生产、安全储粮的底线。扎实稳妥的推进濉溪县2025年民生实事工作,全力保障我县民生实事实施成效继续保持在全省各县区前十之列。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加强监测预警,稳定市场供应,确保市场平稳有序。继续做好阜淮、淮宿蚌铁路征迁和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能源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提高能源供给安全水平。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在稳定经济运行上精准发力。2024年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呈稳中向好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我县位列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98位,中部百强县第19位。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谋划推动濉溪-永城毗邻区建设,指导园区高质量发展。成功承办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现场会。淮宿蚌、淮阜城际铁路和徐淮阜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
(二)在扩大有效投资上靶向发力。全县共安排重点项目218个,总投资1150.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7.1亿元,目前完成投资166.5亿元。今年纳入国家发改委专项债清单项目27个,发行专项债券资金12.02亿元。争取2024年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资金4350万元。
(三)在调结构促升级上全面发力。1-10月份,战新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3.1 %,同比增长2.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8%;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18.8%,居全市首位。开展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做好申报推荐服务。开展节能降碳工作,实施重点用能企业“一企一策”诊断,推进公共机构节能,组织环保督察整改。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成功纳入国家新一轮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政策支持范围。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经济形势研判分析不够精准。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敏锐性不够强,在分析预测经济走势、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性变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一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不够及时、精准,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二是重大项目谋划储备不够充分。部分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可行性研究不扎实,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修改、补充资料等问题,影响了项目的申报成功率和推进速度。同时,对新兴产业领域的项目招引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缺乏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储备。
三是政策对接落实转化不够顺畅。在政策争取过程中,与上级发改部门的沟通协作还不够紧密,信息共享不及时。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导致在一些政策的理解与执行上存在偏差,影响了政策效应的最大化发挥。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估不够到位,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优化。
三、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县发改委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任务要求,按照“全委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突出抓投资、关键抓民生”的思路,努力开创全县发展改革工作新局面。
(一)更大力度稳增长。做好发展改革重点工作,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速6%,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增速4%,战新产值预计增速4%,省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初步定为5%,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二)更高质量谋项目。以“四大片区”为抓手,围绕工业转型升级、长三角一体化、新型城镇化、交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公共服务、服务业提档升级、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文旅项目、城市更新、农业产业化等领域,加强项目储备。提前谋划“十五五”前期研究,积极储备一批体量大、质效高、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目前,已谋划储备项目236个,总投资406亿元。
(三)更好成效扩投资。提前摸排202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掌握明年预计情况。细化全年任务,明确奋战目标,倒排任务到月、到行业、到镇(园区)、到项目,以全县重点项目调度会及经济运行分析会为抓手,加密调度频次,深入项目一线,力争项目建设提速增质。加大在谈项目推动力度,争取项目落地,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加快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深入一线解决企业诉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好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试点相关工作,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四)更严标准降能耗。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开展“一企一策”诊断工作,做好“两高”项目管理。积极宣传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先进经验,普及碳达峰碳中和知识,倡导构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高质量完成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整体新增屋顶分布式光伏21.12万千瓦装机工作目标,推进濉溪县风电乡村振兴工程年内开工建设。
(五)更优机制保民生。严格粮食流通监督执法,确保粮食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牢牢守住涉粮安全生产、安全储粮的底线。扎实稳妥的推进濉溪县2025年民生实事工作,全力保障我县民生实事实施成效继续保持在全省各县区前十之列。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加强监测预警,稳定市场供应,确保市场平稳有序。继续做好阜淮、淮宿蚌铁路征迁和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能源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提高能源供给安全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