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教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2024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所,增加托位1200个,增加学位1000个,完成目标任务100%。
(二)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成第一实验学校南部次中心校区、新城中心学校西校区、开发区中心小学教学楼,新增学位5580个。全面实施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网上报名工作,圆满完成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三)推动高中教育稳步发展。实施县中振兴计划,淮北师范大学与孙疃中学、淮北实验高中与临涣中学托管帮扶工作有序开展。稳妥做好高中属地招生工作,2024年中考、高考组考工作零失误,服务考生31416人。新增3所民办普通高中,全县普通高中入学率提升约13个百分点。
(四)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2024年增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智慧健康养老专业,新校区购置6800万元设备,用于专业实训基地建设。2024年职业技术学校获评中国产教融合百强院校荣誉称号,挂牌成立安徽审计职业学院濉溪专业学院。
(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实行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等各项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采用“名校+新校”“城校+乡校”“ 强校+弱校”办学模式,全面实施集团化办学,新增优质学校9所,优质学位4500个。濉溪县第二实验学校与合肥市五十中天鹅湖校区合作办学。2024年1月,被省教育厅遴选为全省首批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示范区。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公开招聘、自主招聘中小学新任教师124人、城区遴选15人、安置定向培养乡村教师32人,安排“三支一扶”人员3人。城关中心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第一实验学校郭胜道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刘桥中心学校谢娟获得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4名教师获评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办学硬件条件有待改善。受城镇化快速推进及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高峰影响,县城主城区、镇村人口聚集区义务教育公办学位紧张,造成大班额、大校额问题依然存在。导致义务教育优质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对照优质均衡创建指标部分中心学校、主城区学校在生均教学用房、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等方面存在较大缺差。农村小规模学校生源较少,生均投入相对不足,部分音体美活动室、科学实验室等功能室不齐全,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性发展需求。
(二)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学前教育在校生27023人,现有学前教育在编教师263人,专任教师严重不足。中小学教师存在结构性短缺,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师资配备不够均衡,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师德师风建设还需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受学校规模及人员限制,学校管理人员较少,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学科结构不合理,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严重缺乏,无法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求。存在优秀教师、年轻教师 “下不去”“留不住”等问题。
(三)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存在短板弱项。专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现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221人,专业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的课程设置,教育方法较为单一,缺乏个性化的指导;评估与干预机制不完善,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协同合作不足,未能形成有效合力,部分家长亲情教育不足、监护责任不到位,社会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关注不够、帮扶不到位。
(四)校园安全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学校安保人员年龄较大、女性偏多,器械操作不熟练,实战应急能力较差。校园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少数建筑物老旧,校舍安全、消防隐患彻底整改困难。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不到位,存在治安、交通、食品安全隐患。防溺水安全仍存在薄弱环节。县内部分风险水域警示标识、自救设施损坏不能及时更换,缺少巡逻巡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