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0号提案的答复
惠华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专项培养方案的提案”已收悉,县教育局高度重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强调要“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面向中学生实施科学素养培育‘沃土计划’;面向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学生实施‘脱颖计划’”等,充分说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您结合当前我县教育现状及问题,立足基础教育实际,提出的建议对我县在中小学如何实施拔尖创新人才专项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近年来,县教育局积极探索在中小学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些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优化教育资源,采用集团化办学模式,探索小初高衔接,培养拔尖人才。依托高中、初中、小学,开展“小学初中衔接”和“初中高中衔接”育人模式探索,构建“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立四个教育集团:濉溪中学和濉溪县第一实验学校、濉溪二中和濉溪县第二实学校、临涣中学和临涣中学校、孙疃中学和孙疃中心学校。
二是改革招生模式,创新育人模式。高中招生采取区域化招生,濉溪县中考考生只能报考濉溪县的高中,避免优生流失。四所省示范高中采取自主招生,从全县遴选苗子,综合运用专业智商测试、综合性笔试、专家组面试等方法遴选有创新潜质特长生的学生,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取层次教学。
三是改革教育模式,注重全面发展,强调个性发展。学校开齐开足课程,小学开好科学课程,建好科学实验室,并上好实验课,培养孩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习惯。初中开齐开好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课程,高中开齐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信息技术课程,加强实验教学,强化实验操作,认真实施探究性、研究性教学。全学段加强数学教学,强化基础教学。强化综合实践教学,组建各种社团,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各种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针对特殊学生、某一方便突出的学生采取导师制、小班化教学。
四是加强保障。完善机制,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苗子遴选机制,建立由科技、科协、财政等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确定人才培养基地。加大培养拔尖人才的团队建设,尤其是注重团队的培养和培训,转变团队的教育理念,树立团队培养拔尖人才的意识。设立专项基金,建立评价系统,加强考核,对突出贡献的,加大奖励。
2025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