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答复
王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增加中小学青少年运动时长的提案”已收悉,县教育局高度重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增加运动时长,强健体魄力量
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程基础上,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严格落实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含体育活动课),上、下午各开设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每天2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严禁削减体育课时,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根据每学期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运动会等活动的时间段。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制度鼓励家庭制定学生课后和节假日体育活动计划。学校每年要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向家长通报,提出体育锻炼建议,培养学生自主锻炼习惯。
二、统筹体育文化,提高素质教育
我县深入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逐步推广适宜在学校开展的竞技体育项目,着力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落实每一名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至少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室内体育运动项目、一项室外体育运动项目),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根据城乡学校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健全全县各级各项青少年体育竞赛制度,2019年隆重召开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濉溪县实验区启动会,几年来,全县各中小学校每学年定期举行全员运动会和一校一品展示活动。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增强体育运动,学习体育技能,让学生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完善试点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根据全县中小学校现有条件,城关中心学校、韩村中心学校、濉溪中学等20个学校成为全国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在落实新课标体育课时要求的基础上,推进大单元体育教学、模块化教学、分项教学、选项教学。全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及4所高中积极推动“三大球”运动,补充完善课程内容,老师指导教学,增强科学健身知识。学习中国体育文化,根据文化传承精神,推动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如跳皮筋、推铁环、砸沙包、跳房子、贴烧饼等。研究适合本校的课间操、阳光跑、大课间活动、小课间活动、课后延时服务、课余训练等。在丰富阳光体育活动内容的基础上,做到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有效降低肥胖率、近视眼率,提升体质监测达标率指数。
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