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46号提案的答复
徐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职业教育职普融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优化资源配置
县教育局积极争取政府、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支持,加快濉溪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软硬件设施设备标准化建设。新校区工程预算:教学楼、实训楼建筑面积48542 .82m2,投入1583万元,图书馆建筑面积13276m2,投入4253万元,体育馆建筑面积5127m2,投入2052万元;利用6800万元贴息贷款用于添置实训设施设备,满足现代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普高与职业学校结对帮扶,并整合专业课程,尝试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互派教师授课,组建跨校管理、教学团队。
二、完善课程体系
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师跨领域教学能力。强化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学习,职业学校实训教师指导普高学生实践,普高文化课教师强化中职学生理论;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生涯规划,自主选择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创新人才流动机制
构建职普教育相互融通、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壁垒,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路径和发展选择。职业学校通过加强学籍互转支持并完善配套服务,助力学生实现职普教育间的自由流动,教育局给予支持和鼓励。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之间灵活转换,拓宽学生发展之路。
四、强化师资队伍
县教育局每年组织一次职业学校教师参加新入职教师县级培训,支持职业学校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参与产业前沿技术培训,牵头开发校本教材或精品课程。鼓励学科带头人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收益可按比例分配。 教育局拟建立教师的多元考核体系,把教师获得的市级及以上教学比赛、教科研成果、技能大赛、指导学生技能竞赛、服务企业技术升级、开展农民培训等奖励设立奖励,并纳入职称评审权重。设立对长期服务县域产业、培养出高技能人才的教师给予专项奖励,提升职业荣誉感。
五、深化校企合作
由政府牵头,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合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拟培育建设1-3个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建设1个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召开校企合作对接会,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实行“订单教学”,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在企业设立教学点,或在学校引入小型生产线,学生能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学习。与企业一起制定培训方案、课程开发、多元教学评价,引导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与岗位实践,精准对接产业技术需求,提升教师技能转化能力。
六、政策与氛围营造
结合我县实际,制定职业教育“十五五”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横向融通,与产业需求纵向衔接,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扩大综合高中招生规模,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围绕专业优化、数字赋能,加强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机械加工制造、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优势品牌专业建设,加大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电子商务、数字媒体技术、智慧健康养老等新兴专业建设。
积极向政府汇报,争取在校企合作方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金融支持及创新激励等措施,鼓励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
2025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