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48号提案的答复
刘紫晗、周艳飞、马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提案”已收悉,县教育局高度重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220所,在校学生14余万人。现有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 456名(其中专职教师35人),县级心理健康辅导站1所,心理咨询(辅导)室128个。
近年来,濉溪县教育局多措并举加强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着力提升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素养,保持濉溪教育和谐安全稳定。
一是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印发《濉溪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工作计划》《濉溪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细则》,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校级领导分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重点,细化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按要求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规范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针对学生可能的心理困扰和行为问题进行团体辅导;对存在心理危机问题的学生要根据心理状况及时加以疏导和干预,重点关注贫困、留守、残疾、单亲等困境学生与毕业年级学生;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通知其家长,协助家长做好教育、疏导、监控工作,按有关规定及时转介给相关心理诊治部门进行诊治,进一步健全跟踪反馈机制,坚决防止极端事件发生。
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每年暑期继续教育培训、岗前培训的内容,全面提升所有任课教师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现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35名,兼职教师421名。2025年以来,组织全县心理健康教育专(兼)教师和分管领导开展了1次县级集中培训、1次市级培训,培训3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水平。组织县级心理健康优质课评选,推选3名教师参加市级优质课评选。目前1人将代表淮北市参加省级心理健康优质课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情景剧评选活动,推荐4所学校参加市级评选。
三是做好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扎实做好心理健康筛查工作,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中小学生(三年级以上)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借助专业工具和手段,各学校能够科学运用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逐步完善“一生一策”的心理健康成长档案,为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夯实。2025年上半年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筛查1次。
四是关注特殊群体。开展面向特殊群体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心理健康关爱活动,及时了解学生是否存在早期心理创伤、重大家庭变故、亲子关系紧张、个人遭受侵犯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谈话和团体辅导,及时予以疏导关爱。全县各学校设立班级健康委员2245名。
五是创新心理健康辅导。各校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月、心理健康讲座、主题班会、黑板报等活动,提升广大学生、家长心理健康素养,为学生未来奠基,家校共育助力。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QQ群)等,推送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讲座,积极做好家校沟通;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志愿者团队,深入推进家校协同育人,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积极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六是开展多样性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园广播站、学校公众号、校园刊物等多种宣传平台,大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学校主题讲座、宣传栏、读书角、心理剧等文化活动形式,把教育活动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常,营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七是坚持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严格“五项管理”,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大力开展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科技创新、传统文化、手工劳动、社会实践等社团活动,以“双减”工作要求,不断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拓展学生校外活动场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积极开展“法治教育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校园”等德育活动,引领全县广大青少年树立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成长理念。
2025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