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美育新图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濉溪县召开艺术教育特色发展座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要求,深化艺术教育教学改革,规范学校艺术教育,9月24日上午,濉溪县艺术教育特色发展座谈会在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房庄校区召开。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慧慧,党组成员王博、李想、郭胜道等出席会议,全县部分中小学书记、校长、艺术教师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商艺术教育发展大计。
会前,与会人员集体观摩了房庄校区民乐团的排练展示。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娴熟的演奏技巧以及默契的团队配合,赢得了阵阵掌声。从零基础起步,到如今能够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小合奏作品,民乐团的成长历程正是濉溪县近年来扎实推进艺术教育、注重学生艺术素养培育的生动缩影。
在交流分享环节,多位一线教师结合本校实践,分享了推动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的思考与举措。濉溪县孙疃中学的任璐老师分享了乡村高中依托“周末加油站”平台开展美育实践的探索。濉溪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房庄校区的王倩倩老师详细介绍了学校民乐团从组建、训练到发展的全过程。她动情地说:“孩子们在音乐中找到了自信,在合奏中学会了合作,这就是艺术教育最大的价值。”
实验小学魏冉老师则汇报了学校过去一年以古琴文化为载体的育人创新实践中所做的系统探索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学校立足“古琴之乡”文化底蕴,着力打造“溪韵古琴社”,将古琴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与少先队建设,开发红领巾读本《琴梦家园》,创新“濉小琴”校园IP,营造浓厚文化氛围。通过跨学科融合、社团展演、主题实践及心理浸润等方式,推动古琴教育走深走实,学生文化认同与艺术素养同步提升。
随后,校长代表也分享了各校的实践与思考。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周文娟说,课堂是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实验小学积极探索艺术与各学科的融合教学,使美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艺术教育像一艘船,它的彼岸就是美育。”一句形象比喻道出美育的真谛。新城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孙学宝强调,艺术教育不仅要“教”,更要“展”。学校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各类展示平台,如校园艺术节、社区文艺汇演等,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闪光。
县教育局与会领导强调了“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要求充分发挥艺术名师的专业辐射力,通过开展区域教研、公开课展示等活动,提升全县艺术教师的整体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要进一步聚焦濉溪县本土文化,融入学校艺术教育,进一步优化艺术类课程。
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慧慧在总结讲话中对广大教师和校领导的辛勤付出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并指出,推动艺术教育特色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濉溪教育内涵品质的必然要求。郭慧慧强调,下一阶段全县艺术教育工作要重点围绕三方面展开:一要坚定方向、增强信心,深刻认识美育的独特价值,凝聚艺术教育改革的共识与合力;二要因地制宜、打造品牌,充分挖掘濉溪丰富的文化资源,构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特色发展格局,擦亮艺术教育的濉溪名片;三要完善体系、协同育人,将美育贯穿基础教育各学段,推动家校社联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的良好生态。并号召全县艺术教育工作者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共同书写濉溪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此次座谈会既是一次阶段性的成果总结,更是一次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的动员会。相信在全县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濉溪艺术教育必将迈上新台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注入更加丰盈的美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