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科技局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82号提案办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来源:濉溪县科学技术局发布时间:2023-04-20 10:54文字大小:[    ]背景色:       

案  由:关于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为高质量发展赋能的提案

内  容:

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着力在壮大创新主体、加速成果转化、集聚创新人才、优化创新环境上下功夫,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创新发展基本情况

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县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获批全省首批创新型县。

(一)激发创新活力。采取梯度带动、项目促动、合作推动,全面激发创新活力。2022 年,预计净增高新技术企业 20 家,总数达 88 家,增幅达 30%;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98 家;申报高企 39 家,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35 份。

(二)推动成果转化。制订科技成果转化行为规则规范。依托省科技大市场,支持建设三级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的科技大市场,实现成果与需求无缝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引进培育人才。5 家农业企业分别与中国科学院等高等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引进农业首席专家、研发高端人才;遴选科技特派员 126 名,组建 5 个科技特派团,服务种业、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

(四)推进科技攻关。3 家企业分获省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立项,5 个项目获得市重大专项立项,分别获得省市财政支持和资金补助,带动了企业的研发投入。

二、存在问题

我县在科技创新上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对标先进地区和多方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一是缺少引领性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资源共享和集聚程度低,科技创新的合力优势没有形成。二是科技创新导向不鲜明,现行创新政策、人才、科研经费等在鼓励科研成果市场化导向上,没有建立以经济贡献率为核心的评价标准。三是科技项目跟踪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重科研项目立项,轻科研项目的跟踪问效。

(二)企业主体作用不明显。一是企业大多怕冒风险,缺乏自我创新、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胆识。二是部分企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发展所需要的核心技术较少,无法形成持久的市场竞争优势。三是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围绕自主创新研发的项目较少,技术交流合作水平普遍偏低。

(三)科技创新人才紧缺。多数企业缺乏高端管理高层次创新人才、产业技能人才,人才流失严重,科技创新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培育本土创新人才困难。

(四)科技创新环境不优。一是科技创新政策还不健全,科技奖补覆盖面偏窄,资金兑现效率有待提升。二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存在重论文轻实能、重学历轻能力、收益分配不合理等现象。三是企业创新融资渠道单一,企业主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资金,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较少,造成部分企业融资难。

三、推动科技创新的建议

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一)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一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二是建立完善科技创新贡献率、知识产权和新兴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驱动综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三是深化人才体制改革。改进人才培养、引用流动、发展评价机制,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开发紧缺型产业技能人才,加强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

(二)强化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内生动力。一是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帮助企业提升产学研合作开发能力,探索建立创新合作新模式。三是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平台,帮助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

(三)完善政策体系,激发创新驱动发展活力。一是完善产业创新政策,加大种业、铝基新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的研发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制定并严格落实支持、激励、保障人才政策,真正实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三是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企业、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形成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四)改善创新环境,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生态。一是谋划好全县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立足“十四五”,提出我县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定位。二是加大招商引进科技项目,聚焦聚力招大引强,奋力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提高自身实力和创新发展能力。三是畅通企业资金渠道,完善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帮助企业实现融投资多元化。四是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全方位搭建科技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等创新平台,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