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作执行落实情况】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和国内疫情新发多发等下行压力,全县工业经济经受住了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努力提升工业运行质量,稳定工业基本盘,最大程度上扭转工业经济下滑被动局面。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1-10月份,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规下转规上企业11家),总数296家;实现产值同比下降0.4%,比去年同期回落13.3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5%,比去年同期回落4.4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97.9%,同比提高0.1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1%;技改投资同比下降1.2%。
剔除煤化工,1-10月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规下转规上企业11家),总数269家;实现产值同比下降7.8%;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工业投资同比下降29.7%,技改投资同比下降34.5%。
一是重点企业拉动明显。1-10月份,60家重点规模企业累计完成产值425.5亿元,同比增长6.8%,占县域规模以上工业的87.3%,拉动县域工业增长5.1个百分点,产值累计增长企业34家,产值累计下降企业26家。其中,牧原农牧、优仁铝业、力幕新材料、恒源煤电实现产值分别增长84.6%、75.6%、62.2%、34.8%。
二是重点行业支撑有力。全县规模工业32个行业中有12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37.5%,其中13个行业增速超规模工业平均水平。五大主导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高于全县增速2.8个百分点,其中:铝基新材料、食品加工、煤化工及精细化工、煤电及矿产采选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2.2%、0.8%、-1.3%、-1.3%。
三是经营效益总体平稳。1-10月份,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4%;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8%;实现税金同比增长19.8%。
全年预测情况:2022年全县累计实现产值775亿元,同比下降4.7%,工业增加值累计213亿元,同比下降6%左右;工业投资累计同比下降6%,技改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
剔除煤化工,2022年累计实现产值564亿元,同比下降13%,工业增加值累计171亿元,同比下降10%左右;工业投资累计同比下降30%,技改投资累计同比下降30%。
二、主要做法
重点实施八大行动:
(一)实施优质企业培育行动。一方面分析研判我县工业企业运行现状,建立完善重点企业培育清单,建立健全领导挂联机制,压紧压实相关部门责任;另一方面,按照“一企一策”,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全面提高企业入库的积极性,帮助企业解决统计基础薄弱,财务资料不齐全等问题,引导达标企业依法入规。今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净增产值10.5亿元。全面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0%以上。通过亩均效益评价,依法依规加快低质低效企业腾退,为优质项目落地提供要素资源。今年以来,我县255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参与亩均效益评价;清理闲置厂房14家、释放土地728.47亩。
(二)实施优势产业壮大行动。制定《濉溪县规模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提升行动的意见》,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平均每年滚动实施3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今年以来,全县实施技改项目58个,完成投资37亿元,获取省市政策支持1387.9万元。
(三)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鼓励企业专注主业、深耕细作,打造一批省市“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冠军企业”。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板挂牌企业3家、市专精特新企业8家、省“三品”示范企业2家、省级企业技术技术中心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
(四)实施重点项目推进行动。牢固树立项目带动发展的理念,按照“备案抓签约、签约抓开工、开工抓投产、投产抓达产”的工作思路,今年7月份对全县上半年“七未”工业项目开展专项督查,力求打通工业项目签约、落地、建设、投产、达产以及入统、入规等环节中的难点、堵点,强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进度。
(五)实施工业节能减碳行动。加大对全县20家重点企业用能管控,把好源头关口,严控“两高”项目,加强对20家高耗能企业重点监控,严禁新增过剩产能。鼓励重点企业创建国家、省绿色工厂、绿色产品,今年新增省绿色工厂1个、省节能环保“五个一百”3家。持续推进烧结砖瓦企业转型发展三年提升行动,全面推进砖瓦企业安全、环保、质量、能耗等达标达效。
(六)实施百亿企业培育行动。我县力幕科技、中基电池箔、理士电源、英科医疗、口子酒业5家企业列入全市百亿企业培育计划,市县分别对每家企业成立了培育工作专班,按照一个产业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工作专班、一支招商队伍、一套优惠政策、一张推进时间表的“六个一”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综合施策、统筹推进。
(七)实施服务企业纾难解困行动。坚持常态长效服务实体经济,开展“新春访万企、助推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等活动,针对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们通过走访企业、召开政策宣讲会、政务直通车、发放《政策简编》等方式持续扩大企业受益覆盖面,切实提高企业政策知晓率、好评率和受益率,让企业“政策”早知道。县经信局为企业争取省市政策资金2965.11万元,兑现县专项资金946.7万元。
(八)实施工业企业复工专项行动。印发《关于在全县范围内有序开展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对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要求、报备流程、防疫举措等提出明确要求和详细规定。按照一个县级领导包保、一个工作专班跟进、协调解决一批问题、推动企业发展上一个台阶的“四个一”包保模式,对全县27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行县领导联系包保全覆盖。抽调70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对70家人员密集型重点企业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力促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疫情暴发时,全县273家规模工业企业因本次疫情关停134家,半关停108家,通过积极组织复工复产,截至目前,226家已复工生产,其中:142家企业已恢复正常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