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预警|高考临近,各类骗术提前知晓!

来源:濉溪县公安局发布时间:2025-05-31 09:03文字大小:[    ]背景色:       

一年一度的高考

即将如约而至

诈骗分子正蠢蠢欲动

他们精心设计的各种诈骗陷阱

关心则乱的考生和家长

上当受骗






网售考试答案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想要取得高分的心理,利用短信、电话、广告等方式,向考生及家长发送出售考试试题”“出售标准答案等内容,并声称可以提供高命中率考题,通常价格在几千到几万元不等。部分考生和家长在购买这些资料后,对方常会以预付订金、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要求继续付款。等考生和家长反映过来,不法分子早已消失无影无踪。


低分能跳档录取


诈骗分子会冒充高校工作人员,声称本学校为提前招生,并谎称手中有特殊关系。如果想要被录取,可以通过内部指标”“预留名额补录等方式,但需要求支付活动费”“打点费等,让家长先付定金,然后迅速撤离。


提前发放助学金


诈骗分子自称学校或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成绩优异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当受害人准备领取的时候发现,在领取助学金前往往需要先交纳一笔笔各种名目的费用。待交完费用后,这些所谓的老师”“教育局工作人员早已不知所踪。




伪造虚假查分网址


考试结束后,很多家长及学生都希望可以早点知道考试成绩,于是诈骗分子就利用考生和家长迫切知晓分数的心理,使用各种手段发送短信链接,让考生填写身份证、准考证等信息。随后,诈骗分子会以查询费等理由让你转账,直至发现无法查询,对方就会将你拉黑或删除。




伪造录取通知书


诈骗分子通过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费、学杂费等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此类骗局中,诈骗分子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高中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让广大考生和家长难以分辨。



1、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在网上购买所谓的考题答案,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同时,购买考题答案本身也涉嫌违法,切勿尝试
2
、高考提前批次的录取工作,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对于收到的任何以招生为由的电话短信,需要谨慎,务必要通过官网查询录取信息,避免病急乱投医
3
、助学金的发放一般需要经过申请、评审、公示等多个环节,整个过程透明公开,且不会有其他名目费用随意前置征收。
4
、考生及家长应该以本地教育部门官方网站或者报考院校的官网网站公布的录取信息为准查分请认准指定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查分网址,同时谨防各类涉及查分、录取的相关短信。
5
、有些学校会在自己的招生网上公布录取考生的通知书信息,再不然,可以电话咨询被录取的院校。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所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