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意见

来源:濉溪县司法局发布时间:2019-02-25 15:24文字大小:[    ]背景色:       

关于印发《2018年度全县司法行政工作总结及2019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机关各股室(处、中心、队),各律师事务所,县公证处:

《2018年度全县司法行政工作总结》及《2019年度全县司法行政工作意见》经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濉溪县司法局

2019年2月22日

2018年度全县司法行政工作总结及2019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意见

2018年,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心,聚焦主责,聚力主业,聚合要素,充分发挥各项司法行政职能优势,有力地推进了平安濉溪、法治濉溪和过硬队伍建设,为促进濉溪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 2018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坚持围绕中心,推动司法行政业务工作稳步开展。民生保障有了新进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任务,全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67件,让更多弱势群体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暖;持续推出符合我县实际的“法治扶贫套餐”,注重综合运用调解、诉讼、见证等途径,着力补足了贫困户、边缘人群权利“短板”,受到法制网等央媒关注。平安大局得到新巩固。以保障全国“两会”期间的安全稳定为重点,切实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监管和教育矫治工作;狠抓干警素质和能力建设,推动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向实战型转变;社区服刑人员婚姻家庭纠纷专项排查化解活动顺利开展,县司法局临涣司法所选送的《陈建与刘侠婚姻家庭纠纷案卷》成全市唯一一个被省厅评为优秀案卷的卷宗;在全市社区矫正业务讲评活动中,我局斩获颇丰。全年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01人,解矫406人,在矫533人,开展审前评估391人,走访排查8850人次,集中点验2230人次,监管安全大局稳定。对1622名“村两委”换届候选人资格进行了联审。维稳基础有了新平台。结合村“两委”换届工作实际,及时调整更换村级调解组织专职调解员,确保基层维稳“第一道防线”不断档;坚持常态化与重点化相结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2735件矛盾纠纷顺利调结;按照省委政法委、省信访局、省司法厅的统一部署,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信访与人民调解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推进“访调对接”试点工作,努力打造符合濉溪实际、体现濉溪特色的信访事项调解平台,濉溪县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成为全市首个挂牌成立的专项调解平台,濉溪县司法局被司法部评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纠纷不上交试点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全县已设立镇(园、区)级信访事项调解室13个,村(居)信访事项调解联系点241个,实现县、镇(园、区)、村(居)三级全覆盖,“枫桥经验”在濉溪信访调解领域得到发扬;县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平安医院”创建中,成绩优秀,被国家卫健委、司法部、公安部等9部门通报表扬;临涣茶馆调委会王士宏作为我省唯一一名全国“最受欢迎人民调解员”,受到司法部表彰。一名干警受到县政府嘉奖。法治宣传有了新抓手。以宪法修改施行为契机,先后举办全县领导干部宪法知识专题讲座和第三届企业纳税人宪法和法律知识竞赛,努力在全社会掀起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维护宪法的热潮;注重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县口子实验学校被认定为“濉溪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濉溪县少年税校”、在百善镇黄新庄村民俗票证博物馆建立民商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在柳孜文化园建立柳江口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打造临涣特色茶馆普法工作室,创新“茶馆普法”模式,顺利通过省“七五普法”中期督查验收。王士宏被省委宣传部等5家单位联合表彰为“全省首届十佳普法志愿者”。服务能力有了新提升。实施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形象规范工程,着力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2个镇(园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互联网+政务服务顺利推进,互联网+司法行政全业务格局及线上+线下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格局初步形成。律师和公证业务持续发展,两家律师事务全年共办理各类案件904件,业务收入共计558万余元,公证办案量5072件,业务收费205余万元。站所形象有了新改观。坚持因地制宜和因所施策,通过易地置换、项目申报、改造提升等方式解决制约司法所规范提升的“硬约束”,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提升工程稳步进行,全县12个司法所中,2个司法所通过易地置换迁入新址,改造提升9个司法所,申报重建项目1个。在5月召开的全市司法所建设现场会上,我局作经验交流发言,刘桥司法所被评为全县政法系统先进单位。扫黑除恶掀起新高潮。强化对律师参与涉黑涉恶案件代理全程的指导管理力度,督促各律师事务所全面落实向市局、县局接案请示报告制度、集体研究和检查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帮困扶助作用,对受黑恶势力迫害的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积极提供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坚持将社区矫正工作和扫黑除恶工作紧密结合,坚决消除社区矫正工作中各项隐患;针对刑满释放人员,开展“拉网式”走访,落实对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措施, 预防阻止刑释人员被黑恶势力引诱、拉拢。通过“法在身边”微信群等方式,向所在辖区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周期、目标、任务、措施等,努力扩大群众知晓率,为打一场扫黑除恶人民斗争提供民意支持。


二、2019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指导思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社区服刑在管人员保持高位运行,监管难度不容忽视,监管手段和措施上缺乏创新、存在“短板”,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过高;扫黑除恶和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工作刚刚起步,制度完善和工作开展亟需跟上;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供给能力,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水平的需求及社会发展的趋势之间存在“供给瓶颈”,亟需抓好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建设;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特别是法律服务工作者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和增强;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进度需要加快;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案件质量有待提高,案卷评查的程序有待优化,案件评查标准较低,案件优秀率过高,人情卷、关系卷现象一定程度存在,精品案例缺乏;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能很好适应时代需求、群众需要,宣传形式亟需创新,“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不够到位,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步伐仍需加快;2019年是省厅确定的司法所规范建设三年提升工程最后一年,但我县部分司法所业务用房改造升级进度有待加快,副科级所长配备率落后于时序要求。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司法行政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是市、县司法行政机关重新组建元年,当前,濉溪已经进入工业发展的加速期、新型城镇化高潮期、小康社会决胜期。做好今年的司法行政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2019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以《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为基本遵循,紧紧围绕新时代美丽濉溪建设目标,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职责,深入推进平安濉溪、法治濉溪和过硬队伍建设,为推动新时代美丽濉溪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三、2019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意见

(一)着眼改革大局,做好机构重新组建队伍建设。按照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要求,在省市县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切实做好县司法局和政府法制办在机构职能人员等方面整合工作,确保组织不散、人心不乱;按照“一个统筹、四大职能”的职责定位,强化与县编办的协调,及时完善全县司法行政机关“三定”方案;坚持因人定岗、因责定岗,优化调整内设机构人员组成,努力打造适应新时代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发展需求的一流司法行政组织体系;以“学法学规强作风,规范执业树形象,能写会做促发展”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司法所岗位大练兵活动,全面提升司法所工作人员政治素养、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强化和法院等的配合协调,做好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促进司法公平。

(二)立足稳定全局,创新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扎实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后,村级调解组织建设“后半篇”文章;强化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指导力度,注重发挥调解专家、模范调解员的“传、帮、带”作用,组织开展优秀调解员培养计划,着力培养一批专家型调解员;总结和推广“临涣茶馆调解委员会”、邹文瑞个人调解室建设的成功经验,鼓励和吸引更多有志于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士参与到调解工作中来,推动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素质过硬的调解工作团队;咬定实现矛盾纠纷不上交为目标,不断巩固和完善“访调对接”各项制度,推进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工作稳步扎实开展;以《安徽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实施为契机,调整充实全县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员,做实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推动多元化矛盾纠纷走深走实;依据省司法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基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工作的意见》,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解工作,维护农村稳定;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注重依托茶馆这一平台,继续擦亮“一杯茶调解法”品牌,不断充实和丰富“一杯茶调解法”的内涵,写好“茶馆+”这篇大文章,建立村级调委会(个人调解工作室)-茶馆调委会-镇多元化人民调解中心三级调解网络,努力将茶馆打造成融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受理、律师、公证咨询等司法行政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打响以“南有六尺巷、北有一杯茶”为代表的濉溪调解品牌。

(三)强化机制保障,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攻案件阶段”等重点任务,突出安全稳定首要地位,按照省厅《关于加强政治引领 构建“1334”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的意见》,结合工作实际,统筹推进“五大改造”体系建设,推动构建“1334”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针对日常监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社区矫正监管安全提升年活动,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月度例会质量,加强重点人员监管,落实“二级包案制”。按照司法部“队建制”要求,组建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督查巡查中队,组建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督察小组,坚持不定期限、不设主题、不定组员、随机抽检的方式,开展社区矫正督管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充分运用好月督查、季考核、定期排名机制,推动督查巡查工作实现机制化、常态化,督促各所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强化各项监管措施落实;按照“四化”建设要求,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队伍政治素质、履职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积极推进购买社会力量试点工作,实现落地见效,提升社区矫正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按照司法部“短板大调研”要求,尽快补齐社区矫正短板,强化社区矫正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依据矫正等级调整、家庭状况变迁等因素变化,编制更加精准化的集中点验及教育矫治方案,加大重要时间节点社区矫正集中点验频次,不断增强社区矫正执法的实效性;推动社区矫正业务讲评工作实现制度化,及时交流经验,查找不足,推动工作;严格按照省司法厅、省高院《社区矫正审前评估实施办法》的要求,以政府法制办职能整合为保障,发挥其“法制把关”功能,提高社区矫正审前评估调查的合规性、合法性;继续开展“社区矫正开放日”活动,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社区矫正工作。

(四)优化便民利民,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质量。深化“简政便民”改革成果运用,实行“互联网+法律援助”工作模式,推进法律援助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服务、网上监督,提供电话、网站、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法律援助服务,推进法律援助实现“一门、一网、一次”政务服务模式,把“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

结合脱贫攻坚,摸清扶贫对象底数,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对象提供快捷的法律援助服务。注重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配强软硬件,优化公共法律服务运行模式,提高服务效能。高品质打造镇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力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全域化、社会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均等普惠水平,有效满足广大城乡居民法律服务需求。提高“12348”法律服务热线知晓率、使用率,使热线更热服务更优。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站点就近实施法律援助的能力。协助县政务服务中心制定2019年度法律援助地方标准,确保法律援助从咨询、受理、审批、指派、旁听庭审、电话回访、质量评估到结案、归档均有标准可循。完善案件补贴发放制度,保障法律援助办案专款规范高效使用。加强法律援助宣传工作,继续执行“全程跟踪、旁听庭审、电话回访、质量评估、集体讨论”制度,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确保圆满完成年度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各项任务。完善法律援助案件卷宗评查制度,借鉴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招投标专家随机抽取制,探索和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评查专家库,规范案件评查程序,力争实现优秀案卷入选司法部案例库“零的突破”。打造残疾人、农民工法律维权品牌,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结合刑诉法的修订实施,打造律师辩护刑事全覆盖的亮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拓展公证业务范围,积极探索并树立合作制公证处改革的路径,推动公证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按照中央、省、市、县有关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文件精神,注重系统内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资源整合,持续推出更多符合民营经济发展需求的“法律服务套餐”,推动企业“法治体检”常态化,降低民营企业经营风险,助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加强法律援助人员政治、业务、技能等各方面培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者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五)紧贴濉溪实际,大力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坚持把宪法学习宣传摆在首要位置,积极探索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模式,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围绕打赢“三大攻坚战”,大力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社会治理创新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形势需要,及时调整升级全县法治宣传组织协调机构,发挥“大工委”主导作用,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在全县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夯实村级“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基础,试行“订单化”培训模式,确保换届后村“两委”组成人员至少接受一次法律业务知识培训,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法治基础;主动对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各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重点打造民主法治示范美丽村,;充分挖掘、整合、利用系统内案件和普法讲师团、法治宣传工作者、法律服务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人才资源,提炼、总结和共享更多源自身边、贴近群众的“举案说法”、“以案释法”的法治宣传经验;强化与纪检、宣传、教育、人社等部门的配合,从普法重点对象出发,提高面向公务员、青少年、农民等重点群体的普法针对性;积极创新拓宽法治宣传教育形式,与宣传、教育、文化、广电等部门形成联动,以法治文艺节目巡演、法治微电影展播、法治教育公开课、法治宣传片、漫画进乡村(社区、学校)等活动为载体,丰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增强群众学法兴趣和氛围。加强地域文化与法治文化的结合,以我县特有的“茶馆普法”等特色地域文化为依托,将法治元素融入其中,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感召力;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以百善镇黄新庄村民商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柳江口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展览馆、文化馆、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长廊等法治文化阵地的作用,将法治文化建设与群众生活相融合,让公民通过互动性的法治文化生活体验,增强法治观念,培育法治信仰,提升法律素质;更加注重互联网背景下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传播手段,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产品实现多元化供给、精准性投放、时代化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