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财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

来源:濉溪县财政局发布时间:2022-01-07 14:57文字大小:[    ]背景色:       

2021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县财政系统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2.8亿元,完成预算的103.6%,预计同比增长10.3%。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64.2亿元,完成预算的104.6%,预计同比下降4.6%。

(二)夯实经济增长基础支撑。一是强化银企对接沟通,实现贷款投放持续增长。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推进“四送一服”,鼓励各银行因地制宜开展银企对接和进园区进企业等活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企业加强沟通、主动服务,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力度,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推进金融资源精准服务实体经济。预计2021年末,全县贷款余额可达到434亿元,同比增加60亿元,增长16.05%。二是推动企业上市挂牌,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开展资本市场培训,宣传上市挂牌政策,及时足额兑现各项奖励政策,增强政策引导效应,进一步提高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积极性。对符合上市挂牌条件的企业纳入后备资源库,对重点企业实行分类指导、帮扶培育。2021年,皖雪食品、蓝帜铝业等4家企业完成股改,成功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成长板或科创板精选层挂牌,新兴皇苑制衣在专精特新板块挂牌,另有3家企业正在申报。三是持续增强担保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担保作用。优化政银担合作环境,推进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对接,促进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提高规范管理水平,扩大担保放大倍数,推广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同时加强担保行业监管,积极督促担保公司加强风险控制,做好保前尽职调查和保后管理工作。预计2021年末,两家担保公司在保余额可达13.7亿元,新型政银担业务在保余额可达10.9亿元。四是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不断降低企业负担。发挥续贷过桥资金优势,助力企业转贷续贷,降低企业财务成本。2021年累计帮助县域40家企业办理过桥资金3.05亿元。大力开展“税融通”业务,2021年全县已累计发放税融通贷款5.21亿元。五是积极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坚持防范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两手抓、两促进,着力建立健全防控金融风险工作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有序开展金融风险防范工作,借助典型案例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范非法集资意识。积极防范不良资产风险,切实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支持银行维护金融债权。六是强化监管职能,加强地方金融监管。结合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常态化整治工作,开展对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的日常监管和年度现场检查,督促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存量优化整合,积极防范经营风险。同时联合市场局、公安局、城管局等部门开展高风险机构专项排查,开展涉嫌“套路贷”等专项排查。

(三)持续有力保障民生民计。一是民生民计不断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集中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发展成果。2021年,预计全县大民生支出54.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 %。33项民生工程预计投入资金24.12亿元,实施工程类项目14项,实施实施农村安全饮水维修养护40处,覆盖服务人口27.95万人,改造农村户厕12697户,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改造工程147.49公里,高标准农田建设20万亩,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12个省级中心村建设,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2800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5个,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提升。补助补贴类项目稳步实施,各项补助资金均按照民生工程时间节点要求,足额及时发放到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二是乡村振兴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全力以赴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合理安排财政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筹集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1749万元。支持巩固脱贫成果,优先支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安全饮水资金需求,及时落实易返贫致贫人口的财政帮扶措施,防止规模性返贫。支持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促进脱贫镇村产业提档升级,补齐必要的农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投入比例。探索建立财政、基金、银行、保险、担保“五位一体”协同支农机制,引导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科学安排分配财政“三农”资金,推进财政“三农”政策统筹,以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为抓手,严格落实涉农资金监管和绩效管理,强化重点政策和项目的绩效评价,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资金分配等挂钩机制。2021年,预计涉农贷款可达240亿元,同比增加30亿元。投入2.5亿元支持全县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放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62亿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0.38亿。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21年筹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0.34亿元。筹集0.43亿元支持全县1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筹集0.2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农村厕所改造建设。

(四)全面压实财政保障责任。一是强化财政预算管理。认真编制并严格执行预算,实行存量资金动态监控,对项目已经完工或无法实施的存量资金进行清理,清理收回的资金统筹用于保基层运转、保民生、巩固扶贫成果等重点领域支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坚持保重点、压一般、促统筹、提绩效,持续强化和规范“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做到“应压尽压、能压尽压”。2021年,预计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73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地方级收入22亿元;预计全县财政支出67.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二是认真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强直达资金使用管理,强化监控监管,加大对重点项目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促进直达机制落地生效。2021年,我县直达资金总量为11亿元,其中:中央直达资金总量9.05亿元。截至2021年11月4日,直达资金累计支出8.67亿元,其中:中央直达资金支出73997.33万元,中央安排支出进度81.8%,综合支出进度75.6%。三是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格落实债务限额管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严格控制在限额之内。强化法定政府债务风险监测,通过再融资债券和预算安排等措施,加大偿债力度。积极配合财政部驻安徽监管局、省债务中心和审计部门的监管工作,定期向县人大报告债务管理和化解工作情况。成功申报19个专项债项目入库,总投资241.4亿元,申请发行专项债总额度163亿元,预计年底共到位专项债资金28.1亿元。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县级主要国有企业的年度绩效考评机制,做好濉溪县建投、金茂担保公司审计考核工作。落实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议事制度,审议县属国有企业、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事项审议、决策。全面推进县建投集团公司、交投集团公司现代化建设,深入开展国企全面风险管理,督促企业加强风险防控。加强国有经营预算管理,2021年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1620万元,在资产清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的监管。严格审批备案制度,实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价值管理相结合。规范我县房租出租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收益管理,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监管水平。2021年我县共下达国有资产批复23份,涉及单位21家,处置金额521万元,处置收入全部上缴非税。五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机制,制定《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和《濉溪县县级财政预算绩效指标库》,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动态监控,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推进绩效评价信息公开,将重点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组织预算单位业务培训,完成代理银行联调测试、预算执行模块流程及权限配置等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全县执行上线的单位共188家,执行单位覆盖率100%;单位核算上线数188家,核算覆盖率100%。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021年,全县财政收支总体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税收增长困难,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减少。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县重点企业税收下降、企业生产经营低迷,对工业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减弱。土地项目供地减少,存量建设用地收储进度缓慢,收入大幅下降。二是支出因素增加,财政平衡难度增大。33项民生工程保障支出以及多领域民生政策刚性支出提标扩面,巩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以及县级重点项目支出增加较多,“三保”支出、偿还债务等支出压力巨大,财政收支矛盾加剧,预算平衡难度增大。三是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新兴产业税收存在不确定性。从目前我县经济基础看,酒、煤等传统支柱税源行业增长潜力有限,对税收的拉动作用逐步降低。同时,受招商引资政策优惠影响,淮北绿阳再生资源、长源供应链管理公司等新兴产业为我县实际贡献有限,在本年度一般预算收入中扣除相关税收后,实际数据较去年同比下降。四是进入偿债高峰期,债务化解风险难度增大。2021-2024年是地方政府债务到期的高峰期,我县到期债务还本付息规模较大。同时,专项债申报额度逐年增加,偿债付息规模较大,进一步加大了地方政府债务还款压力。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我们将全面落实县委决策部署,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全局意识,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为争创全国百强县做好资金保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财政重点政策,财政工作提质增效。紧紧围绕预算预期目标,积极培育财源,全力组织财政收入,定期召开财税调度会,加强财税调度,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税措施,保证税收收入质量,圆满完成收入目标任务。加大征迁力度,整合项目用地,增加土地出让金收入。全面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资金统筹,保障三保支出。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争取政策支持。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预算一体化建设。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发挥绩效管理引导作用。进一步清理盘活存量资金,规范单位财务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高度重视直达资金工作,确保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

(二)加强金融风险防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认真研究政策,加快项目整理工作,争取各类专项补助资金。建立“疏堵并举、防治结合”的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实施对非法集资风险的有效防控。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域,开展全覆盖、有重点的风险摸排。积极推进审计整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做好债券资金的承接、分配、管理、监督工作,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严控债务规模。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收支行为,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三公”经费的常控机制,严肃财经纪律。

(三)加大资金统筹力度,保障重点领域支出。按照中央关于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决策部署,对于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的项目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立民生工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落实促进绿色发展的财税政策。深入推进“健康濉溪”建设,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认真落实教育投入政策,支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实行存量资金动态管理,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高理财管财能力。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提高预算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改革。扎实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国企监管机制,推进建投集团、交投、农投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国有资本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集中。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预警高效、纠偏及时、控制有力的库款监测体系,保证库款限额。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制度,确保财政数据安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发挥绩效评价重要作用,推进绩效评价信息公开,将财政监督贯穿全过程。建立重点评价结果报告制度、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整改责任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