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财政局“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2025年)
2025年,县财政局(国资委)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深化国企改革、强化财政金融联动。针对当前收支矛盾,努力做到提前谋划、有效应对、攻坚突破,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一)全力以赴组织收入,壮大综合财力。锚定全年地方收入增长预期目标,强化收入形势研判,狠抓任务分解落实,打好组织收入主动仗。加强与税务和涉税部门协调联动,依法依规加强征管,重点抓好成品油零售等领域税收征管;严格执行财政收入分成方案,推动各镇(园区)积极挖掘新的税收增长点;持续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千方百计盘活利用低效闲置资产,努力挖掘国有资产增收潜力;高度关注土地出让收入目标可实现程度,力争将收入缺口部分从资产处置中进行弥补;盯紧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窗口期”,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二)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优化支出结构。坚决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把严把紧预算关口,不仅严控一般性支出,必要支出也要从紧安排。各部门要及时清理民生、科技、产业等领域到期、低效、无效以及发生变化的支出政策和项目资金,集中有限财力保障县委、县政府最新工作部署落实。坚持预算法定原则,树牢“先预算后支出、有预算严支出、无预算不支出”理念,各预算单位要增强资金支出的计划性。
(三)完善国企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效能。实施国有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建立健全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的工资决定和调整机制,县国资委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预算予以核准。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和中层干部管理,推行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明确责任、权利、义务,严格任期管理和目标考核。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企业中层人员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加强对企业的各类短期和长期对外投资,包括股权投资、资产投资及其他投资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强化项目投资评价,评价结果与企业负责人薪酬挂钩。
(四)加强财政金融联动,畅通融资渠道。构建财政金融联动机制,利用财政资金投入,通过金融杠杆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更好服务全县经济发展。健全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召开重大项目银企对接会,推动信贷部门与企业融资信息有效衔接,促进银企在更广领域、更高层面进行交流合作;健全财政资金存放机制,修改完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办法,提高新增贷款、增量存贷比等指标权重,并将考核结果与财政资金存放挂钩,进一步激发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