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濉溪县城管局新闻发布会——规范非机动车停放

来源:濉溪县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发布时间:2025-06-30 10:44文字大小:[    ]背景色:       

濉溪县城市管理局“规范非机动车停放 构建良好公共秩序新闻发布会

 

一、发布会主题 规范非机动车停放 构建良好公共秩序

二、承 位:濉溪县城市管理局

三、新闻发布会时间:2025年6月26日(星期)下午3:00

四、地      点:濉溪县城管局二楼会议室

五、主 人:宣传教育股负责人  李春季

六、发布内容

1、规范非机动车停放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2、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七、新闻发布会议程:

【主持人:宣传教育股负责人  李春季 各位嘉宾和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为进一步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城市环境,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规范非机动车停放 构建良好公共秩序”新闻发布会。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市传媒中心、县融媒体中心、濉溪新闻网。

现场参与新闻发布会的人员还有:濉溪县城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卓政,濉溪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教导员周方兴

本次新闻发布会共有2项议程:

第一项,由县城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卓政介绍濉溪县城管局规范非机动车停放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第二项,解答媒体记者提问。

下面,依次进行。

一、首先,由县城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卓政介绍规范非机动车停放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县城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卓政 机动车作为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给大家带来便利的同时,乱停乱放问题也日益凸显。在主次干道、商业中心、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周边,非机动车随意停放、占用盲道、人行道甚至机动车道,不仅阻碍行人通行,还容易引发交通拥堵,对道路交通安全构成威胁,也极大影响城市的整体美观和文明风貌。为解决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城管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科学规划停车区域。按照工作部署,县城管局组织执法人员深入调研城区各区域的非机动车停放需求,对城区各区域非机动车停放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详细记录乱停乱放高发地段、原因以及现有停车设施状况。根据排查结果,结合区域人流量、车流量特点,合理规划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及停车泊位,并完善停车标识、标线,做到停车区域布局合理、标识清晰。截至目前,施划(新增、复划)非机动车停车位239处二是加强日常巡查与整治。安排执法人员加大对重点路段和区域的日常巡查频率,采取定岗值守与动态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纠正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对现场发现的乱停车辆,执法人员首先对车主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其规范停放;对车主不在现场的,将车辆挪移至规定停车区域。自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累计乱停放非机动车4265车次,拖移乱停放非机动车226辆、拖移乱停乱放共享单车49辆,清理沿街私拉乱接电动车充电线341条,有效改善了城区非机动车停放秩序。三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市民规范停车意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规范停车倡议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组织志愿者在城区主要路口、社区、学校门前、商场等地开展文明停车宣传活动40余次,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7300余份,面对面讲解乱停乱放的危害,增强市民法律意识,引导市民规范停车。 四是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与交警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形成执法合力镇(园区)、社区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发动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参与非机动车停放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乱停乱放行为,对多次违规且拒不整改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罚。截至目前,共劝导教育非机动车车主2100余人次,同时督促商、医院、学校等企事业单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加强对本单位周边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管理。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目前城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城市文明形象显著提升。在主要商业街区和学校周边,非机动车停放整齐有序,道路通行更加顺畅,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和好评。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下一步,城管局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持续优化停车设施布局,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区域增设非机动车停车泊位,缓解停车难问题。

二是加强与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的沟通协作,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对共享单车的运维管理力度,合理投放车辆,及时清理违规停放和损坏车辆。

三是持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市民文明停车意识,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和城市环境。

二、现在进行第二项议程,各位记者有什么问题请提问。

1、市传媒中心记者:教导员您好,在非机动车停放专项整治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又采取怎样的相对措施呢?

【濉溪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教导员 周方兴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非机动车停放专项整治行动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有少数市民安全和文明意识淡薄,对乱停乱放危害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整治后仍有个别乱停乱放现象出现,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二)随着非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部分老旧小区、商业繁华地段停车场地不足问题依然突出,难以满足市民停车需求。(三)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有限,面对城区大面积、长时间管理需求,执法力量略显不足,难以实现全时段、全方位监管。

针对此现象,县城管局主要采取如下相对措施:(一)持续强化宣传教育,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深入开展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宣传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市民文明停车意识。(二)加大停车设施建设力度,结合城市更新和建设,充分挖掘闲置土地、边角空地等资源,规划建设更多非机动车停车场地,缓解停车供需矛盾。(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充实城市管理执法力量,加大对非机动车车主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确保整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四)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总结整治工作经验,建立健全非机动车停放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监管和考核,巩固整治成果,防止问题反弹。

2、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教导员您好,此次非机动车乱停放专项整治,重点针对哪些区域开展?

【濉溪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教导员 周方兴  本次整治重点针对商业中心、学校、医院周边、主次道路,这些区域人流量、车流量大,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交通秩序与行人通行。比如淮海路两侧,以往非机动车随意停放在出入口、人行道,导致行人通行困难,我们将其列为重点整治对象,通过增加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加强巡逻监管等措施,改善停车乱象。再如,针对县医院周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顽疾,城管局联合交管部门创新实施“机非分离”改造,增设护栏、施划标识、协调开辟院内停车区,实现人车分流有序。项目高效落地后,医院周边交通秩序焕然一新,市民就医体验显著提升,成为“疏堵保畅”的标杆案例。城关一中周边通过“拆墙透绿”、道路硬化、车位施划等改造,释放公共空间2000余平方米。配合常态化管理,引导学生规范停车,实现“停车入位、文明归位”,昔日拥堵杂乱的道路蜕变为安全畅通的“护学走廊”。

3、濉溪新闻网记者:在整治行动中,如何平衡严格执法与人性化管理之间的关系?

【濉溪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教导员 周方兴 在整治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格执法与人性化管理相统一。严格执法体现在对乱停放行为绝不姑息,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维护城市秩序。人性化管理则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在执法前,我们会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整治政策,张贴“温馨提示单”等方式,提升市民知晓度与配合度;执法时,遵循“首违免罚”的原则,对于初次违规且情节轻微的车主以及特殊群体,优先进行劝导教育;在停车设施规划上,充分考虑市民需求,合理增设停车区域,让市民有地方停车。

4、濉溪新闻网记者:请问我们城管局在技术赋能非机动管理上有哪些探索?

 【县城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卓政 为进一步规范非机动车停车秩序,县城管局逐步探索建立起以技防为支撑,与人防、物防相融合的非机动车管理模式,有效破解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造成的交通拥堵、影响城市品质等问题,推动实现城市管理更精准、更高效、更长久。通过设定禁停区域,“数字城管”平台实时分析监测非机动车违规停放行为,并将长时间未纠正违停行为相关信息推送给一线执法人员,进行现场处置。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实施“巡查、处置、反馈、协调、督查、回访”六步联动工作法,彻底打破以往城市管理“打游击”的“单兵作战”被动局面,实现了城市管理细枝末节有人盯、有人管、常态巡的“合成作战”精细化管理新态势。同时,从增加停车位供给入手,盘活停车资源,坚持便民利民、因地制宜,组织执法人员全面精准施划、补划非机动车停车位,打造“停车有位”的新常态。

宣传教育股负责人  李春季 天的新闻发布会,相信大家对县城管局的非机动车停放专项整治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加大整治力度,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障市民平安出行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各位记者朋友们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先到这里。

今天的规范非机动车停放 构建良好公共秩序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