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坪镇:打造移风易俗样本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日期:2025/03/21 11:13 来源:濉溪新闻网 阅读次数: 字体【  

近年来,濉溪县南坪镇将移风易俗作为一条重点工作主线,通过制度建设、宣传教育和群众自治,坚持高位推进,突出重点关键,有效引导婚丧嫁娶的文明新风,遏制大操大办和重礼风气,移风易俗工作成效显著。

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体系

南坪镇坚持党建引领,将推动移风易俗作为全镇宣传重点和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内容,建立了由宣传、妇联、民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党建引领移风易俗领导小组,压实主体责任。镇党委每月定期调度移风易俗工作要点,2024年以来共召开2场专题汇报会议、15次工作推进会议,明确责任分工、保障措施、监管监督,通过完善治理突出问题各项机制,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移风易俗工作格局。

制定工作方案。召开村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等不同层次调研座谈会5次,认真听取关于开展移风易俗的意见建议。在认真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制定印发《南坪镇党建引领移风易俗事宜管理办法(试行)》,对带头参与移风易俗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进到村干部队伍和村后备干部队伍中。

镇党政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多次参加集体婚礼、入户参加婚礼,宣传移风易俗,为新人送上祝福。2024年“五一”和2025年元旦前夕,该镇精心策划举办了两场移风易俗集体婚礼,邀请县领导与镇党政班子成员参加并献花,县领导为新人证婚,引导广大青年朋友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自觉抵制攀比铺张的文明新风。

打造高质量的移风易俗力量

发挥乡村“大总”引导作用。南坪镇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级“大总”活动,取得优异表现,同时,召集5位优秀“大总”骨干,加入县级大总协会,增强移风易俗队伍力量建设,用群众喜欢听、易接受的乡音土话,引导群众红白事简办,切实减轻农村群众人情往来负担,养成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严把红白理事会选人用人关。为确保红白理事会成员有能力管事、有责任办事,红白理事会成员主要通过党员、村民代表推选产生,注重吸收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善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新乡贤参加,组成强有力的红白理事会班子,积极构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格局。截至目前,全镇共组建农村红白理事会20个,全面实现了一村一会。

强化“一约四会”制度约束力。发挥刚性约束作用,建立红白喜事报备制度,凡本村群众办理喜丧事宜,承办酒席前需向本村民委员会申请,填写红白事备案表,签订婚丧嫁娶简办承诺书。村组理事会事先对村民拟办的红白喜事规模、标准和需求进行正面引导,经理事会讨论形成结果后,依照章程规定组织实施,村监督小组成员负责现场监督落实,使“小规章”成为群众办理婚丧嫁娶事宜的“大文章”。

营造多元化的浓厚文明氛围

发挥“关键少数”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村“两委”班子等的示范引领作用,实行纪委备案制,严禁党员干部以任何方式参与婚丧喜庆大操大办行为。对婚嫁从俭的家庭通报表扬,并积极推荐评选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以德治润人心,以小家带大家,将移风易俗工作和道德建设有机融合起来,让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在乡村蔚然成风。结合“乡村振兴超市”,把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红白事作为一项重要分值,作为评选清洁文明户的重要内容,设置评选标准。

实施“以文化人”惠民工程。发挥文艺节目喜闻乐见、潜移默化的独特优势,以移风易俗为主题,依托传统文化、特色文化、乡土文化等资源,积极组织演出富有地方特色、形式灵活多样的文艺节目,以小故事阐释大道理,让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南坪镇以镇内各工作片中心村为重点,开展移风易俗系列主题宣传活动,2024年成功举办30余场次主题志愿活动、四季“村晚”,其中自创的《移风易俗焕新颜》《快板夸南坪》等移风易俗文艺节目引起群众强烈反响。

营造“铺天盖地”宣传效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村大舞台等阵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常态化开展治理高价彩礼、节俭办事等宣传活动。利用宣传栏、标语横幅、墙体绘画、电子显示屏等方式,达到“铺天盖地”的宣传效果。通过发放倡议书、巡回演出宣传、大喇叭天天讲等形式,增强群众参与自觉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