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镇: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鼓足精气神,拼出战斗力,坚定不移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2024年以来,濉溪县濉溪镇扛起“在全县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使命,着力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发展韧性不断增强。濉溪镇不断完善工业经济稳定运行相关措施,出台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的七条规定等系列政策文件。全年推荐创业担保贷款310万元,兑现惠企资金500多万元,新增“四上”企业15家,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00家。积极开展“全民乐购·焕新生活”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活动,分别拉动全镇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长。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6%、8%。深入开展文旅消费提升年活动,辖区内举办各类体育赛事20场、文旅活动36场。商业街区、旅游出行强劲复苏,濉溪古城获评“全省商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全年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新增规上服务业3家。落实“六维服务”项目推进和领导帮扶等机制,走访包保企业48次,解决问题110个。坚持政策全过程公开、群众全过程参与、资金全过程监管、第三方评估全过程跟进,打造“阳光征拆”样板,实现零上访、零舆情,为高铁西站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打牢“地基”。实施特色产业链招商行动,签约并开工顺发食品新厂、明清酝酿作坊、喜乐食品3个亿元项目,完成省“双招双引”项目年度任务的104%。2024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5.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3亿元、增长7.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10.5%。2024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中,濉溪镇排名第753位;在全省乡镇综合经济实力榜单中,濉溪镇位居第15位;荣获全县“敢争一流唯旗是夺”、征迁安置、集体经济、财政收入、劳动密集型企业年度之星先进集体。
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产业质效持续提升。濉溪镇聚焦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推动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主导产业持续壮大,食品、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列入全县重点产业链布局,实现产值3亿元。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新型建材、物流、纺织服装、新材料产业加速转型,实现产值2亿元,工业技改完成投资1.3亿元。聚焦现代服务业集聚提升,淮海一号电商园注册入驻相关企业170家,年产值3亿元,吸纳就业600多人,濉溪镇获批安徽省电商强镇。开展“线下展销+线上直播带货”1000多场,直播销售额约4亿元。文旅产业加速融合,推动“非遗+旅游”等文旅新模式,培育乾隆湖、南大街等网红打卡点新业态。深化人才培育引进,在苏州挂牌成立在外流动党员、企业之家。在闸西社区建立人才站。选派6名党组织书记赴浙江、上海学习交流,与新华路街道共创“‘新’‘濉’意动”党建共建模式,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城市建设内外兼修,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濉溪镇聚焦加快形成功能片区,四大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应编尽编”村庄规划实现全覆盖。水网规划编制稳步推进。持续耕地“非粮化”、占补平衡专项整治,低效用地盘活和产业“腾笼换鸟”加快推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专项行动,改造提升老旧小区20个,巷道6个,老旧供水管网3公里,雨污水管网22公里。加快推进沱河路等城市更新项目,建成“口袋公园”3个、打造邻里中心5处,让居民跟社区由远及近、从疏变亲。每月组织“物业项目服务”观摩活动,御溪荣境、理想城小区获评省级“皖美红色物业”,在全市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提升工作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新增城区绿化4.6万平方米。研发“濉时e办”APP,将12345工单办理、安全巡查、重点人员管理等114类事项全部纳入APP管理,全程闭环跟进办理进度,入选全省智慧社区建设联系点。累计受理各类案件3000余件,城市管理更加智能精细。高质量开展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统筹推进“千万工程”。以“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村一项目”发展黑麦面粉、红薯粉条加工等项目,新增实施集体增收项目20个,5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突破100万元,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幸福河湖创建成效明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民生保障更显质量,群众福祉不断增进。2024年,濉溪镇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民生工作始终稳居全县前列。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0场,新增城镇就业2123人。优质教育均衡发展,辖区城关一中等办学水平逐年提高,卫生院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一老一小”不断完善,新增养老服务场所4家、养老床位400张,公共服务持续完善。成立“三零工作室”,设立“老支书说事室”,全域推行14580(有事我帮你)工作法,以难点突破促整体提升。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排查矛盾纠纷178件、化解率达100%。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排查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社会治理高效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