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镇:“老厂房”变“新茶室”

日期:2025/04/17 15:59 来源:濉溪新闻网 阅读次数: 字体【  

近年来,百善镇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开拓创新,大胆改革实践,通过郭屯村“老厂房”到“新茶室”的试点改造提升,努力探索出一条以盘活闲置资源为抓手,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

厂房闲置,心疼又着急。郭屯村磷肥老厂房位于朱园孜庄庄头,占地将近400平方米且闲置时间较长,怎么高效盘活一直是镇村干部的“忧心事”,群众每每经过也都对此颇有微词。镇村多次协商研究,过往思路都拘泥在利用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上,先后尝试外包租赁、改造冷库等举措,但是由于资金缺乏、无人承租、效益不高等问题,始终未能有效盘活。中间也曾作为村级老年助餐点建设,由于资金不足等问题,未能持续性运行。“这么好的资源却始终未能充分利用起来,看着真让人心疼着急啊”,一名村干部痛心地说到。

转变思路,厂房变茶室。去年,百善镇深挖特色“善文化”“茶文化”,因地制宜打造了“三和聚力 百事善解”基层治理品牌,联动多部门举办了“红淮集市•百事善解”系列活动,赢得群众广泛好评。郭屯村“两委”干部受此启发,“为什么执着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一路径,改造成为村民活动中心不更能直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抱着这一想法,经村党总支书记提议,镇党委副书记牵头组织研究论证,听取村民群众代表意见建议,最终,将老厂房改造成“百事善解茶室”的方案由此而生。

以茶为媒,有室也有制。茶室改造方向有了,茶室“管什么、谁来管”这两个问题更需明晰。作为“三和聚力 百事善解”调解品牌的村级实践点,基础功能自然是化矛盾、解纠纷。结合镇级“三和调解法”,镇组织办公室指导茶室建立“喝茶听民意”“以茶化纠纷”的工作机制,通过每日早茶摸排社情民意,收集苗头性风险隐患,有效实现问题早排查、早发现、早化解。推行“以茶暖人、以茶说理、以茶议事”矛盾调处机制,引导当事人平心静气、诉说问题,跳出矛盾、解决争端,以握手言和的方式达成共识。同时,坚持“定期坐班+轮流值班”的管理机制,优选2名离任村干部作为茶室驻点人员,安排村干部定期到岗轮班,实现茶室“时时有人,有诉即应、来事即办”。茶室自年初建成以来,累计高效化解邻里纠纷20余起。

功能集成,便民更暖心。茶室要想真正成为群众日常活动中心,光靠喝茶还不能精准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聚焦拓宽茶室功能,创新推进茶室矛盾纠纷化解、理论政策宣讲、村民办事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四位一体建设。每天固定一至两名村干部在茶室进行办公,集中宣讲医保、养老、土地流转等当下政策,精准解决“手机操作、话费缴纳”等群众一批有感可及的小事。划定棋牌娱乐区、学习活动区、图书阅览区等区域,完善相关设施,大力推进茶室精神文明活动中心职能建设,促进茶室成为附近村民特别是“一老一小”茶余饭后、放学课后日常活动点。同时,利用节假日举办棋牌比赛、篮球赛等各类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周边群众的精神生活,茶室真正成为了群众家门口的“好去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