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坤烈士传略

日期:2021/01/29 10:23 来源:濉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阅读次数: 字体【  

张华坤(1901-1939年),安徽省濉溪县百善镇叶刘湖人,1901年出生,早年就读于宿县第二高等小学(校址临涣)。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二高师生群情激愤,坚决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5月7日,以张华坤等为首的二高学生和教师余松龄等人,组织二高师生,不顾二高校长张大中的阻拦,联合临涣各国民小学的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号召各界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反对北洋政府代表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要求北洋政府取消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收回被日本霸占的原德国在山东省的权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五四运动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的影响下,6月下旬,张华坤等冲破封建势力的阻挠,组建了二高学生会,张华坤等被推举为学生会的负责人。学生会成立后,张华坤等即以学生会的名义,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同年秋,二高学生会组织学生首先斗争了封建校长张大中。张大中任二高校长后,对师生实行严格控制,不准教师向学生讲授白话文,禁止师生阅读进步书刊,阻挠学生参加反帝爱国行动,引起二高师生的严重不满。张华坤等在进步教师的支持下,以二高学生会的名义,同张大中进行斗争,迫使宿县教育局免去了张大中的职务,改任陈海仙任二高校长。

1920年2月,陈海仙正式担任二高校长后,一改前任校长的做法,把新文化和革命思想带进学校。为宣传新文化和新思想,他订购了一批进步书刊供广大师生阅读。二高毕业到外地求学的学生,还把《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有关马列主义著作带进学校。在革命思想的熏陶下,张华坤等一批学生的思想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为他们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打下了思想基础。

1920年夏,二高学生在校园内打篮球,不慎将球扔到与二高仅一墙之隔的天主教堂院内,学生朱焕业翻墙捡球,被神甫利马诺当作小偷关押起来,校长陈海仙前去要人,遭到无理拒绝。张华坤等立即召开二高学生会执行委员会议,决定同帝国主义分子进行斗争。会后,他们组织二高学生游行示威,抗议利马诺非法拘禁二高学生,要求临涣团防局严惩利马诺。示威学生冲进教堂,救出朱焕业。暑假,张华坤等还以二高学生会的名义,分别联络童亭、韩村、海孜、白沙等地的学生会,组成了宿县西南区学生联合会。9月,宿县知事袁励震为搜刮民财,派刘子英到临涣征收工商税。刘子英与临涣团防局长纪如贤勾结,私自增加税种,加大税额,引起临涣手工业者和商民的不满。张华坤等组织召开二高学生会执行委员会议,决定组织临涣手工业者和商民,举行抗税示威游行。经过斗争,赶走了刘子英,取得抗税斗争的胜利。袁励震对刘子英被赶一事十分不满,决心惩治一下二高学生中的“捣乱分子”。11月,他以巡边的名义,来二高“视察”,他在向二高师生训话时,竞诬蔑学生阻挠税收人员征税,影响正常的税收秩序。张华坤等人为杀一杀袁励震的威风,指责袁励震身为一县之长,进校不下轿,不懂礼仪。袁励震被弄得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二高。同年冬,张华坤还参加了反对赵军九贿选省议员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1921年2月,张华坤同朱务平等一起去南京,考入建业大学附中,当时的南京,还处在封建军阀的统治之下,附中的师生也分为新旧两派。张华坤等坚定地站在新派一边,同旧派势力展开激烈斗争。

1922年1月,在外地读书的张华坤等返回家乡,把参加反对段砚农斗争的师生召集在一起,决定建立一个以进步青年为主的进步组织,定名为“群化团”。张华坤等被推举为执行委员。同年2月,张华坤等因反对封建势力失败,被迫转入芜湖育才中学读书。暑假,张华坤等回到家乡,参加群化团执行委员会议,研究培训群化团员,发展群化团组织等方面的问题。会后,群化团得到迅速发展,在皖、苏、鲁三省产生很大的影响。

群化团的迅速发展,引起我党团组织的重视。上级党组织为把群化团改造成为我党直接领导下的进步组织,决定先把群化团的一批骨干分子吸收加入中共党团组织。1923年春,张化坤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芜湖地方执行委员会吸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育才中学团小组组长。8月20日,他遵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5月12日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芜湖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负责组织工作。7月,张华坤回到家乡,同朱务平等人一起,组织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涣区党部,这是安徽省建立的第一个国民党区党部。7月中旬,张华坤等人召集临涣地区的团员开会,决定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涣支部,直属团中央的领导,与团江渐区委也取得了联系。7月下旬,张华坤又协助朱务平等,组建了中国国民党宿县党部。此后,朱务平、张华坤等一批青年学生,即以国民党县、区党部的名义,组织领导青年团员、国民党员、群化团员,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1924年,张华坤等根据中共中央有关决议,按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制定的农民运动计划,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核心,组成了临涣区农民协会,这是中共党人在安徽建立的第一个区农民协会,对推动宿县地区农民运动的开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安徽农民运动史上产生重要影响。1925年夏,张华坤由团员转为党员,与朱务平等一起共同创建中共临涣小组,后改为支部。1926年秋,他与谢萧九、王兴吉、卢化民等一起,先后组建了中共童韩支部和共青团童韩特别支部,并担任共青团童韩特别支部干事会干事。

1927年,北伐军占领宿城后,全县人民的革命热情十分高涨,工运、农运、妇运、学运、兵运等群众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张华坤等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童韩地区领导农协会员开展了反对封建地主、贪官污吏、土豪劣坤的斗争。经过斗争,迫使称霸一方的地主不敢强收地租,贪官污吏不敢肆意摊派苛捐杂税,农民协会得到空前发展。

1930年6月以后,中共江苏省委为执行中央政治局会议决议,要求各地党组织组织罢工和武装暴动,成立苏维埃政府。中共江苏省委派李军委到徐海蚌地区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领导当地的武装暴动。李军委来到临涣、百善等地后,多次召开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决定把中共临涣、百善两个区委,分别改组为行动委员会,把两区的农民武装改建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三师第一团。张华坤在叶刘湖负责组织和训练农民武装,准备于7月10日各地同时举行武装暴动。7月7日,暴动提前举行。红一团进攻百善团防局失利,只好转移到叶刘湖,与张华坤率领的武装会合。李军委在张华坤家召开会议,决定集中兵力先攻取百善,然后再乘胜夺取临涣。7月8日上午,宿县警备队、百善、临涣团防队联合包围了叶刘湖,双方发生激战。张华坤率武装利用有利地形,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至黄昏,敌援兵愈来愈多,我农民武装孤立无援,李军委只好下令突围。在突围时,队伍被打散,张华坤没有找到失散的队伍,只好找地方隐蔽起来,从此失去了与党组织的联系。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更加高涨,张华坤联系一批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共产党员,组建了抗日救亡社和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活动。1939年,张华坤在率游击队同日伪军作战时,不幸牺牲,年仅38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