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颈中血 涤尽民族辱
——陈文甫烈士传略

日期:2024/03/05 09:03 来源:濉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阅读次数: 字体【  

陈文甫(1894-1940)烈士,百善区宋庙乡土营村人。少时读书,初中毕业后,考入安徽凤阳师范就读,后回百善小学任教,历任教师、校长等职。

五四运动爆发后,陈文甫受到新文化思潮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思想起了很大的变化。他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刊,如《湘江评论》《新青年》等,向学生宣传革命真理。

1922年1月,陈文甫参与创建以“求得真知识,改造恶环境,推翻旧制度,实现真人生”为奋斗目标的青年进步组织群化团,并被推举为执行委员。1924年5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春,经朱务平、赵西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参与组建百善区农民协会,并任秘书。1926年上半年,任中共百善支部委员兼中共土营小组组长。同年秋,在陈文甫和萧亚珍的领导下,在百善召开由1000多人参加的农民誓师大会,喊出了“打倒贪官污吏,取消苛捐杂税”和“农民协会是农民自己的会,加入农协会,才能不受罪”等口号。到10月份,百善、临涣地区的农民协会已发展会员1200多人,各乡、村已普遍建立了农民协会。

1926年10月,徐风笑、陈文甫等人被选派到国民党(左派)安徽省临时党部在武汉举办的党务干部学校学习。在学校,陈文甫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进一步确立了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观念,更加坚定了革命信念。1927年5月,根据中共宿县县委指示,陈文甫和其他同志一道,开展了同大地主袁三的斗争。袁大钦,小名袁三,是临涣有名的大地主,他倚仗封建势力,强取豪夺,鱼肉乡里,称霸一方。他对那些缴不起租粮的佃户严刑逼供,轻者遭受毒打,重者家破人亡,人们对他恨之入骨。徐风笑、陈文甫组织召开群众大会,揭露袁三剥削、压迫农民的罪行,组织群众2000余人包围袁三圩子,最后迫使袁三全部答应了农协会的要求,重新丈量袁三霸占贫农的土地,返回讹诈的利息。

9月,中共百善区委成立,赵西凡任书记,陈文甫等为委员。同时,陈文甫还兼任铁佛支部书记。在此期间,他和广大党员一起,克服因大革命失败而造成的不利局面,就地坚持斗争,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使工农群众运动得到较大发展。1929年春,为适应新的形势,中共百善区委进行改组,陈钦盘接替赵西凡任区委书记,陈文甫仍为委员。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中共百善区委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继续坚持斗争,将工作重点转向了农村,并适时发动和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反对高利贷者的斗争。

1930年7月,根据上级党组织关于发动广大群众开展政治斗争,掀起革命高潮的指示精神,中共百善区委改为百善区土地革命行动委员会,陈文甫等任委员。7月初,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陈文甫参与了胡楼、徐楼、叶刘湖武装暴动。由于受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暴动最终失败。但是这次暴动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表现了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暴动失败后,中共百善区委遭到严重破坏。1932年2月,中共宿县中心县委派人恢复了部分支部,但没能把百善区委恢复起来。1933年夏,中共徐州特委和宿县县委被破坏,陈文甫等一批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共产党员,一边开展革命活动,一边寻找党组织。1935年,他到临涣小学任教,与其他党员一起继续发动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创办了“共学处”,推动开展全民识字运动。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萧、宿地区抗日救亡运动十分高涨。陈文甫积极投身救亡图存的洪流,自发组织抗敌救亡社,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5月,临涣、百善相继沦陷后,陈文甫组织起一支上百人的抗日队伍。1939年6月,与萧(县)宿(县)抗日游击大队合编为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独立营,约500人枪,丁茂修任营长,于铁民任教导员,陈文甫任副营长,活动在宿西地区。濉溪西南的周圩子据点驻有日伪军100多人,经常四出抢掠,危害当地。独立营决定采取长途奔袭的战术攻打该据点。6月的一个晚上,4个连从四面出击,相互配合,陈文甫率领二连从东门攻入,其余各连也都向敌人猛攻,冲进圩内,全歼守敌。

同年8月,苏鲁豫支队独立营和宿西另一些游击队合编为八路军宿西独立大队,辖3个营和一个特务连,共800人。陈文甫任一营营长。12月,宿西独立大队被升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三总队八团,李时庄任团长,陈文甫任副团长。

1939年底至1940年春,日伪军不断对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企图摧毁根据地,扩大伪化区,保护津浦和陇海铁路交通动脉的安全。新四军游击支队(1940年2月改番号新四军第六支队)所属各部与日伪军展开激烈战斗。陈文甫协助团长李时庄率部参加了反“扫荡”的一系列战斗,并取得重大胜利。

1940年3月17日,国民党军第五十一军一部,由陇海路北南下,途经宿县附近,与日军遭遇,该部经过新四军第六支队八团一营驻地向南转移,日军尾追不舍,国民党部队于是向新四军请求支援。陈文甫率部驻扎在孙疃西北王浅孜、柳树湾一带。为掩护友军撤退,抗击日军,他毅然接受国民党军队的请求,命令二连在王浅孜以西设伏,准备阻击日军。

敌人的先头部队两辆汽车驶进一片坟地时,新四军战士发起攻击。他们首先掷出手榴弹,将汽车炸翻,日军死的死、伤的伤。敌见势危,又从宿县、南坪、临涣派兵增援汽车16辆,炮数门,机枪10余挺,日伪军600多人,向二连阵地冲击。当得知友军和群众已脱离危险后,二连撤出了战斗。

住在柳树湾的陈文甫与副营长张锡凡率领一排战士增援,赶到王浅孜时,得知二连已经撤退。陈文甫率部准备撤回柳树湾时,已经来不及,很快被敌人包围。陈文甫指挥若定,命令战士们占据村子坚守,与敌人展开巷战。在遭到敌人火炮和机枪的猛烈轰击下,战士们英勇机智,打退了日军一次次冲锋,给敌人以很大的杀伤,血战竟日,最后退守到村子的一处院落。日军恼羞成怒,遂用重炮、机枪向院内疯狂轰炸、扫射,顿时,墙倒屋塌,并燃起了大火。陈文甫和战士临危不惧,奋勇抗敌,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斗持续到黄昏,终因弹尽粮绝,陈文甫及副营长张锡凡、排长朱克广等30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

王浅孜战斗,消灭日伪军近百人,击毁敌人汽车10余辆,掩护了友军撤退,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激励了抗日斗志。

为了表彰英勇牺牲的陈文甫烈士,新四军六支队政治部作出决定,将陈文甫家乡宋庙土营村改为“文甫村”,以示永远怀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