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解读】铁佛镇副镇长李广球解读《铁佛镇2025年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飞防)方案》
引言:铁佛镇种植小麦面积26.5万亩,预计2025年我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其中小麦赤霉病大流行风险高。为全力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实现夏粮高质量丰产丰收,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印发了《铁佛镇2025年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飞防)方案》。
一、请问如何定义小麦赤霉病?
李广球: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麦秸枯、烂麦头、红麦头、红头瘴,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最大。湿度大时,病部均可见粉红色霉层。小麦受害后千综合粒重降低,发芽率下降,发芽势减弱,出粉率低,面粉质量差 ,色泽灰暗,商品价值降低。
二、请问小麦赤霉病防治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
李广球:小麦赤霉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防治策略。严格按照小麦齐穗至扬花期开展第一次预防,根据天气情况,5—7天后开展第二次预防,若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同时,加强病菌抗药性的监测,及时指导科学合理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
三、请问小麦赤霉病常用的防治药剂有哪些?
李广球: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要综合考虑药剂对赤霉病防治效果,赤霉毒素控制效果和对锈病、白粉病的兼治作用,优先选择防效好的药剂,同时考虑天气因素,药剂须具有渗透性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性好等效果。根据《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关于印发2024—2025年度小麦、油菜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的通知》(皖农植防治〔2024〕8号)文件推荐,结合近年来药效和价格,可选择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氰烯·戊唑醇、丙硫·戊唑醇、叶菌唑、戊唑·醚菌酯、丙环唑·氰烯菌酯、丙唑·戊唑醇、咪铜·氟环唑、喹啉·戊唑醇、肟菌·戊唑醇、唑醚·氟环唑、唑醚·戊唑醇、氟环·咯菌腈、吡唑萘菌胺·戊唑醇、唑醚·咪鲜胺、咪鲜·嘧菌酯、井冈·戊唑醇、戊唑·百菌清、戊唑·噻霉酮、戊唑·福美双、戊唑·嘧菌酯、氟环·醚菌酯、咪铜·硫磺、甲硫·戊唑醇、甲硫·已唑醇、咪鲜胺·噻霉酮、苯甲·丙环唑、丙环·福美双等(排名不分先后),也可选用氰烯菌酯、氟唑菌酰羟胺、丙硫菌唑等单剂与三唑类药剂混用。
政策解读咨询渠道:铁佛镇农综站 电话:0561-223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