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汉墓
古城汉墓位于濉溪县铁佛镇古城行政村,现封土高约8米,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通过考古发掘,发现封土下有两座墓葬,均墓向朝西。
南侧的一号墓为砖室墓。东西长16.3米,设有2对4扇石质墓门,每扇门上均刻有铺首衔环及朱雀图案,墓室由左右对称的2个甬道、2个前室、2个中室、2个后室共8个单元组成,两侧前室、中室间有三个券门相通。在前室券门顶部的立砖上有隶书阴刻“光和五年”纪年文字。
北侧的二号墓为砖石框架结构的画像石墓。该墓同设2对4扇石质墓门,门上刻有铺首衔环和朱雀图案,门楣雕刻双龙穿七璧画像。墓室以石条为框架,墙体及顶部均用几何纹青砖砌筑,总长15米,由1条墓道、2个甬道、2个前室、2个后室、8个耳室组成。甬道及前室的横梁上刻有画像,内容为黄龙、飞廉、开明兽、玄武、凤凰、三足鸟等珍禽异兽。雕刻采用减地浅浮雕的艺术手法,画面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北前室墓顶中央的石板上,用阴线刻一太阳图形,内用朱砂填涂。
两座墓葬虽多次被盗,仍出土铁器、铜器、石器、陶瓷器等文物100多件,其中陶质彩绘龙首匜、铜、铁质车马器、铁镜形器、青石灯等器型在安徽已知出土的汉墓中较为少见。
墓内有“光和五年”(公元182年)明确纪年,对考证东汉中晚期同类墓葬提供了参考依据。画像石的排列组合,为研究皖北及鲁南、豫东地区汉代画像石的排列组合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模式。画像石雕刻精美,手法娴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13年3月古城汉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